【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建立月球相关网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月球之谜。
    (生齐读课题。)
  2、复习,背诵月球相关的古诗词: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勾起了人们多少遐想,引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赞美和牵挂,谁来吟诵?
    (生吟诵相关古诗人)
二、了解月球,引入新知
  1、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出示课件1,即人类登上月球的影象资料。
    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⑴ 当学生答到宇航员行走很松时,出示课件2,即书上资料袋的第1段。学生齐读,明白其中的奥秘。
   ⑵ 当学生答到月面上的情景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段:
    ①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月球上奇异的景象。
    ②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了解“环形山”。
      出示课件3,即环形山图片及文字资料,即书上资料袋第2段。
  2、学生齐读。
  3、想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的详细情况吗?
    出示课件4,即阿波罗11号登月情景简介。
  4、看完之后,你想说什么吗?
三、朗读感悟,引导探究
  1、导入:
    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勇于探索和实践,人类才了解了许多月球信息,课文就收集了其中几条。
    请自由读第3、4、5、6自然段,思考:人类了解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里藏着什么谜?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用“_____”划出文中介绍的月球信息,用“ ~~~~”划出文中提出的不解之谜。
  2、学生汇报:
    汇报时相机引导学生补充第二个信息中隐藏的谜。
    (如:一样是植物,都生长有月球尘土里,为何它们的生长情况不同呢?)
  3、合作读第3、4、5、6自然段:
    生读信息,师读问题,包括自己补充的。(读出月球的神秘)
  4、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感受到,月球太神秘了)
  5、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句子里,体会到月球的神秘:
    生答,相机出示课件5,(这一连串实验……这又是一个谜)
    指导读好感叹句,强化月球的神秘。
  6、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第3、4、5、6自然段。
四、阅读拓展,读写结合
  1、导入: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更让人感受到了月球的神秘莫测,月球之谜仅此而已吗?
    学生可能会从两方面回答:
    我在课外也收集到了有关月球之谜的资料,此时,引导学生交流资料。
    我从文中第7自然段的省略号知道,省略号说明还有许多月球之谜没有列举出来。
  2、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月球未解之谜吗?让我们走进校园网,进入“神奇的月球”网页,你会了解更多的月球知识。
  3、学生浏览网页,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从网上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12
  5、仿写课文段落:
   ⑴ 小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看出你们对了解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了解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你能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学着课文的样子,在留言板上共同编写一段话并完成递交。
   ⑵ 学生编写作品
   ⑶ 师生共同评议:
     师:大部分组已经完成了作品,开始浏览其他组的作品了,你觉得谁的写得好?为什么?谁的还有不足?为什么?
     (学生评议)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学习第8段:
    师:你们的评价很有水平。同学们,这堂课即将结束,然而,对神秘的月球,你们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吗?(生:不会)
  2、出示课件6: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最后一段。
  3、小结:
    师:老师相信,解开月球之谜,就在不远的将来,因为你们已经懂得: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附课件流程〗
  1、人类登上月球的影像资料。
  2、课本后资料袋中的第一段。
  3、环形山图片及课本后资料袋中的第二段。
  4、阿波罗11号登月情景简介。
  5、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6、句子
    这又是一个谜。
  7、网页:
    奇妙的月球。
  8、课文最后一段。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8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