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_《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 (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 (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它跟地球一样吗 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 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 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 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12
e.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8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