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一等奖】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和时间赛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语言清新淡雅、意蕴丰富的哲理性散文。课文写了“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设计理念:
本组的单元重点是感悟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语文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虽提出了感受和体验的目标,但对应该怎样把体验过程中所获的情感、价值内化为学生自身素养并未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精选出一个个要点,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让课文的教学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对接,与儿童的年龄心智相结合,促进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蒙与内化,促进儿童的言语发展。根据上面的思考,我确定以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发展为起点,关注文本语言,在教学中渗透阅读哲理性文本的方法,初步引导学习作者是怎么表现这种人生智慧的。
设计特色:
采用板块教学:一是未读,与孩子交流对时间的概念是怎么认识的,交流孩子们婴幼儿时期的照片,初步感受时间的流逝;二是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和时间赛跑,怎样和时间赛跑,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三是研读,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触发点,进行言语实践;四是延伸,拓展阅读视野,补充林清玄的相关资料,在对林清玄的感性认识中,关注自身的发展。以上各个板块教学的展开都以孩子的阅读感受为基点,在孩子阅读感受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文本意义的建构。如:孩子畅谈自己对时间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接触文本,感知作者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建立知识联结;在吸纳作者感受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孩子接触文本,探究文本的表达方法;在孩子有新的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将这份理解感悟抒发出来,进行感情朗读,进行仿写练习,始终让孩子在语言文字里涵泳。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受到时间的可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培养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未读,引发阅读期待
1、交流展示孩子们在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让孩子们畅谈志向,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2、谈话:孩子们,就是这么一群抱着奶瓶的娃娃,慢慢地长大了,告别了幼儿园,进了小学,并且成了咱们学校三年(1)班的学生。今天坐在课堂上,要和朱老师分享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就叫《和时间赛跑》,看老师写课题。
(1)师范写课题,提醒“赛”的写法:先写一个宝盖头,注意下面第三横稍微长一点,撇捺要舒展,最下面是一个“贝”。
(2)齐读课题,指导读课题。读课题的时候要读得短促。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了解孩子们所知道的时间是怎样的。联系孩子自己的成长经历,初步体会时间的流逝。)1234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师过渡:这篇文章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写的(板书:林清玄)课文写的是林清玄读小学三年级时候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今天对时间的认识,和当时林清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时间赛跑》。
1、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都预习过了,现在把难读的句子或你认为重要的段落多读几遍,然后边读边想,想不明白的地方做一个记号。开始各自读书吧。
2、检查读的效果。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真好!同学已经在文章里提出了一些问题。谁愿意来读?
(1)读第1、2段,提问:课文中谁因为什么事情而忧伤、哀痛呢?再读把忧伤和哀痛读出来!(生读第一、二节)
(2)读第3、4、5段,相机理解“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意思。
(3)读第6、7、8段,相机理解词语:“庭院”“ 狂奔”。
(4)读第9、10段(生读第九段)读准“假若”,理解:这一段话当中有一个和“假若”一词意思相近的,你找到了吗?(如果)。课文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不用两个“如果”或者两个“假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同一句或同一段话里,有时候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这样读起来更好听。)
3、识字写字。大家把这课的生字再读一遍。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写2-3遍。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设计意图:读通、读懂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为什么和时间赛跑,怎样和时间赛跑,初步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三、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1、师过渡:刚才,我们把书完整地读了一遍。读完了之后,我们要提出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先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有些问题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再提出来。
2、同桌交流不懂的地方。
3、师生共同梳理问题。(预设学生可能的问题有:关于爸爸的话引发的思考;关于老鸟,小鸟的问题;为什么三年级做五年级的作业; “……很小很小,用途很大很大”的意思;为什么“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阅读起点,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
四、研读,关注兴趣点和触发点
师过渡:读书要靠自己思考。有些问题你读着读着,自己就会解决;有些,需要我们一起探讨。好多同学的问题都集中在爸爸说的那个“谜”,那我们先来揭开这个谜。你认为要研究爸爸所说的这个谜,要读懂哪一段?
1、研读第4自然段。
(1)体会总分的构段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认认真真地读第4段。边读边思考:爸爸说了几句话?哪一句话才是真正的谜,把这个谜找出来。
学生交流,爸爸说了4句话,他的话是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来写的。这句话就是爸爸想告诉我的谜。
(2)初步理解了“谜”,感受作者观点。
师:作者当时读小学三年级,还不能理解,我们能理解这个谜吗?作者笔下的时间是怎样的,和你们理解的一样吗?
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时间带走了——外祖母的生命、“我”的昨天、爸爸的童年
(3)师:好,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把爸爸说的这番话读一遍。要读出你们的理解。(生齐读)1234
(4)体会段落的表达顺序。
师:作者的爸爸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为什么先说昨天,再说童年,最后说外祖母的一生呢?比如我把爸爸说的那段话改过来,先说把外祖母的一世带走了,再说把爸爸的童年带走了,再说把作者的昨天带走了,想一想。这样行吗?
(5)指导朗读,体会文本用词的精妙。
①师范读,把“永远” “再也” “了”读得很轻。
②出示对比的两段文字。左边一段,是去掉“永远”、“再也”、“了”等词语,右边是原文。师生对比读。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朗读中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 “永远” “再也” “了”在表情达意上的用处,引导孩子们时时关注着语言文字怎样表现情感和智慧。)
③说感受:这段话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④再读体会。(生读第4自然段)
(6)迁移,训练表达。
师过渡:时间就是这样的无情。“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出示:“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它带走了                    ;带走了                  ;带走了               ……”联系课前交流的身边事物,练习说话。
小结:(教师依次将板书中的“昨天”、“童年”、“一生” 擦去,换成“一切事物”。)就是今天上的课,终将也会被时间带走。难怪作者会说:爸爸的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设计意图:在孩子的视界里感悟与理解文本,联系孩子身边可感可知的事物,体会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在训练表达的同时,内化文本蕴含的哲理,也为理解第6、7自然段降低难度。)
2、研读第6、7自然段。
师过渡:孩子们,外祖母的突然离世,和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所看到的平平常常的事物,都和过去不一样了。每天升起的太阳、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在他眼里不一样了,我们接着读6、7自然段。
(1)自由读6、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句式结构:“我看到……想到……感受到……”,朗读品悟。
(3)师:孩子们,学到这里,你们也许和林清玄伯伯有同感了,所看到的事物也许和以前不一样了。仿照6、7段的写法,写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写,是读的升华,是与文本对话的继续。孩子们在上面说的基础上,将文字情境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让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运用习得的表达方法练习表达,既是对“所有时间里的事物,永远都不会回来了”的个性化理解,又是对课文第6、7自然段写法迁移,一举两得。学生仿写的语段可以说是他们精神与语言同构共生的结晶。)1234
3、研读第8自然段。
师:时间就是这样,你忧伤、悲哀、着急还是留不住它。林清玄选择了和时间赛跑。请同学默读第8自然段,读一读,注一注,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林清玄一直和时间赛跑?
(1)生默读,做批注。
(2)交流:从哪里读懂了林清玄一直和时间赛跑?抓住“常”“有时”理解,和时间赛跑,就是今天做好每件事,还可以提前做明天的事。
(3)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跑赢时间的快乐。
4、研读第9、10自然段。
师: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
(1)联系上下文理解“受益无穷”。
出示:“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2)借助资料理解。
出示: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
     10岁:立志做一名作家;
     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
     30岁:获遍台湾重要文学奖;
     57岁:写出了100多本著作;
    他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个字,生命在继续,写作也在继续……
(3)小结:现在,你一定明白了,“为什么那几步很小很小,但用途却很大很大”了这就叫“受益无穷”。再读。
(4)练笔:孩子们,你现在再来读读这句话,关于时间,关于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要是林清玄伯伯就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想法和林清玄伯伯倾诉呢?拿起笔来写一写。
(5)交流后小结: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其实,林清玄在文章的结尾把我们的感悟都写出来了,一起读!
(生读结尾段)
(设计意图:这是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感悟与升华,这种紧扣文本适度拓展的教学策略始终根植于语文的沃土,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在林清玄的语境中认识林清玄,懂得和时间赛跑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五、延伸,感受童年的丰富多彩。
1、教师指板书小结:孩子们,虽然时间会把一切带走,但只要我们一直和时间赛跑,我们还会看到:
出示孩子课前展示的照片,配上如下文字:
×××,福建莆田人,二oo二年生。
     9岁:立志做一名作家;
     16岁:发表第一篇作品
     30岁:获遍全国重要文学奖;
     57岁:写出了100多本著作;
     生命在继续,写作也在继续……
2、师总结:孩子们,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我们读懂了课文,读好了课文,读写了自己的感受。关于时间的名言,你们课后好好收集。最后,让我们再次和林清玄伯伯一起自信地说——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下课!
(设计意图:将林清玄的背景资料进行转换,转换成孩子们自己的志向,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珍惜时间的意义,提示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给童年一个美好的承诺。)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3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