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难点:
1.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 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激发阅读寓言的情趣 。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则寓言故事。让我们先来听听吧!
3.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黑板,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3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交流易错、难读的字音。多音字“圈”和轻声音节“窟窿”“街坊”。
3.请一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题意。
1.课题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用“——”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画出丢羊后街坊和养羊人的表现。
2.交流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3.交流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和养羊人的表现。指导学生读出街坊的担心、着急以及养羊人的满不在乎。
4.分析第二次丢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两个“又”。并让学生练习用“又”字说话。
5.有了第二次的丢羊,养羊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呢?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后悔”和“接受”。
6.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后,接着做了什么?课件出示两个句子。一句是课文上的原句,一句是去掉“赶快”和“结结实实”的句子。指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赶快”和“结结实实”的好处,并试着跟“赶快”换词,练习写几个像“结结实实”这样的词。
7.讨论交流养羊人现在补牢迟吗?
五、体会寓意。
1.出示画面,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这次会说什么?
2.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揭示寓意。
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 情感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使他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12
板书设计
亡  羊  补  牢——未为晚也
(丢失)    (羊圈)
第一次   不补
第二次   修补
 有错 及时改 不晚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1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