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案_9.寓言两则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过程:读中感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情感: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设置  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为什么?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一)、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我们来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三、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6、讨论交流:
 四、变式质疑  深入体验
  1、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应用质疑  矫正体验
  1、比一比,组词。
悔(    )叼(    )屈(    )隆(    )
梅(    )叨(    )窟(    )窿(    )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是指       ,“亡羊补牢”的意思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第二课时
一.情景设置  激趣导入
1.齐读《亡羊补牢》。
  2.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12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四、变式质疑  深入体验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五、应用质疑  矫正体验
  1、看拼音写汉字,并读一读
 pánchán  yìngyào  wángyángbǔláo
 (       )(      )(                )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1)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2)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3、《南辕北辙》告诉我们: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16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