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预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村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设计理念: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村庄从美丽的到毁灭的过程,但文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在探究中有意地点悟,让其走进课文,明白道理。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小村庄是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谁来说说。板书美丽的
2.现在的小村庄怎样啦?谁来说说。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自读自悟要求: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答案(词句)用“————”画下来。准备交流。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回辅导。
3.交流平台: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预测,学生会找到: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根据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测,学生会找到:两个“谁”、“拎”
(2)、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什么?理解词语:裸露
(3)、小结: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限制,上山随意砍树。板书:随意砍树
(4)、指导朗读。
(过渡)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有没有停止砍树呢?
4.研读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学习目标。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回辅导。
(3)、交流平台。(学生会找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4)、(读读议议)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不断砍树
(5)、小结:人们还在不断的砍树,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环境在进一步恶化。
(6)、朗读:两个“不断”语重些。
(7)、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后作什么用啦?
认识排比句:三个“变成了”,这句是排比句。语气表达一个比一个强烈。
(8)、读读这个句子
还有不懂的吗?(估计“柴烟”)
(9)、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把树木用来烧饭啦?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习句子: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这里的“还”能去掉吗?
(2)、读读。“不管、、、、、、还、、、、、、”音稍重。
(3)、引述:终于,小村庄失去了树木的保护之后,在一个、、、、、、、(接读)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看插图)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吗?
(4)、“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你能不能用句中的话来说?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课文使我们很受启发,你有什么启发?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和大自然和谐生活。(板书:保护环境)12
(3)、那么,此时此刻,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同桌讨论)
(4)、说说。
师结:我想,你们的句句良言,小村庄的人们一定会听到的。
(四)课外作业
回家向大人了解家乡动物、植物有无增减。如:蛇、青蛙、树木、、、、、、它们对环境有无影响。
附板书:
随意砍树
美丽的   什么都没有了
不断砍树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1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