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堂》第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细细品读课文。
      2.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边玩边想的良好习惯。
教具:放大镜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爱玩,是你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在玩中有什么体会?(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 “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针对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各个击破(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这一段。
⑵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⑶ 教师: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2、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⑴ 通过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汇报。
例如:列文湖克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等等。
⑵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⑶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齐读第四自然段。
⑵列文虎克发现了什么名堂?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并读出来。
⑶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⑷ 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⑸ 联系上下文,交流讨论。理解a“小人国”、“居民”指的是什么?
 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⑹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有没有人知道?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请学生带着自豪的语气来朗读)
⑺“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与“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 知识拓展、延伸
1、什么是微生物?
2、举例说说玩出了大名堂的其他科学家的名字和事例。
四、讨论交流、回顾总结:
列文虎克发现的大名堂真的只是“玩”出来的吗?他的玩和我们的玩有什么不一样?引导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他在玩中不忘思考、不忘观察的品质。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让我们像列文虎克一样在玩中观察,在玩中思考,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五:作业    12
 课后小练笔
     平时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   玩中做,    做中玩,    玩中做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0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