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简短】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孔子)
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同学们很善于积累,如果能将名言落实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那就更了不起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板书:拜师)齐读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老师讲解)请带上动作读课题。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理念:在此教学环节中,我运用学生熟悉的名人名言入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急于了解孔子的迫切心情,进入主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
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
谁来交流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同学们,‘佩’在课文中组什么词?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难字生词,为下文理解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一)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
佩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读悟语句,体味品行。
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孔子为什么拜师?
(班级交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渊博吗?(理解:远近闻名渊博)
(2)把对词语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体味孔子有学问、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老师板书这三个词语,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理解“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1)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以及用法。123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体味孔子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孔子终于见到老子了,课文有一段生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1)老子的外貌描述。(体味老子的有学问)
(2)学生边读边表演,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彬彬有礼、谦虚)
(3)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与含义)
师小结: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孔子的哪一句话?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联系生活实际体味这句话,板书:学无止境。)
(5)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在这段对话里,还有两对近义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一定要恰当。
【设计理念: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3、孔子拜师以后呢?
(1)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学生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学生交流,再次体味孔子的谦虚好学)
(3)老子怎么教?
学生交流: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生交流,体味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假如,此时我们正面对着孔子和老子,大家想不想夸夸他们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课文,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之情。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的形式再现对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的敬佩之情。】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同学们,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台湾和美国还将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孔子的故乡曲阜的“三孔”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千年的孔子。活到老,学到老。课后大家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下节课交流。123
【设计理念: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
学无止境
13、孔子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诲人不倦
彬彬有礼
不怕吃苦爱护晚辈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92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