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实录|《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默写。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中字词、诗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外面肚子饿了,冷了,我们最想去哪里?(回家)那我们学过想家的古诗吗?(李白《静夜思》)
复习背诵旧知识《静夜思》
师:那我们今天学的古诗也是一个身在外地的人,一起来看他是不是也会想家
(板书,齐读课题:夜书所见)
二、初读古诗,发现问题
齐读古诗(很多学生预习时已经会背诵)
师:大家思考一下,等会说说你们想怎么来学习这首诗?你们想学到什么知识?
(学生质疑)
生一:我想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二:我想知道诗人是在哪里作诗的。
生三:我不知道秋风怎么能动客情。
生四:我想知道叶绍翁还有什么诗。
生五:我想了解诗人是哪个时代的人。
生六:我想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
(老师将学生的问题板在黑板上)
三、再读古诗,解决问题
    师:我发现同学们提问题的水平还真不错,你们都想学这些知识。那我们来看看以前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在三年级是怎么学古诗的,他们有四星级
    (板书:一、解诗题。二、知作者。三、明诗义。四、悟诗情)
    师: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下,争取超过他们。一起跟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指导朗读)
   1.解诗题
    师: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生一:夜里在看书,看到了这首诗。 
    生二:诗人夜里一边看书,一边写诗。
    生三:书不是看书,应该是诗人在写。
    生四:我觉得是诗人在夜里写诗,写他看到的东西。
    师:很好。我们同学都能独立思考刚才同学提的问题,那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题目呢?你们赞成哪个同学的回答。(第四个)
    2.知作者
    师:刚才有同学提问叶绍翁是什么时代的人,还有他的诗。谁在哪里能知道他的这些资料呢?
    生一:我在书上找到他是南宋的人,擅长写七绝诗。
    生二:我在《唐诗三百首》上也看到他是南宋的。
    师:对啦,我们碰到问题自己就要想办法解决,可以像这两位同学一样自己查书。那叶绍翁还写过什么诗有谁知道吗?
    (没有学生知道《游园不值》这首诗,老师介绍,并强调要做好课外阅读和积累)
     3.明诗义
    (1)解词
    师:同学们以前看到不懂的词语,你用什么方法弄懂?
    生一:查字典
    生二:问同学问老师
    生四:查解释
    ……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本领,用注释来看词语。大家看看语文书35页,找到注释,一起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注释)
    师:这里你发现了什么?12
    生一:它是在解释词语的意思。
    生二:前面的词语是古诗里的
    ……
    (2)明句义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古诗里,一边读一边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选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指导翻译)
     4.悟诗情
     师:现在我们回头来想我们最开始的问题,诗人想家吗(想)
     师:他很想家,那他这个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一:我觉得孤独
     生二:我觉得他很寂寞
     ……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朗读这首诗
 四、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和注释
     2.预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7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