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一等奖】《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感态度
1,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受到诚信教育.
2.,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教学重点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 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宋庆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解释题意:"信"指什么 "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生轻声自读课文,借助括号里的注音拼读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坚持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深入探究
1,小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出结论的 (把握关键字词句)
2,她那么想去,出门时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3,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 她的态度怎样 (把握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做人做事都应该说到做到,说话算话;
*诚实守信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五,交流讨论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读了本文后有何新的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我们以后也能像宋庆龄奶奶一样,做一个重诺言,守信用的人.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资料链接
有关"诚信"的格言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春秋)
2,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春秋)
3,一言为重百金轻. ——王安石(宋代)
4,欲信人,必先有信. ——吕不韦(秦朝)
5,固定于民,民定于信.——司马光(北宋)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出门前:特别高兴 早就盼望 非常想去
出门时:想起约定 父母劝说 坚持留下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小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让孩子受到启发和熏陶感染,这似乎有些单薄.所以我在课堂加入了"交流讨论"环节,让孩子们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类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使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2
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宋庆龄生平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77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