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乘法教案]北师大第五册《乘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4-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车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4、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单元编写意图
1 、会写 100 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 、能对 100 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数感。
4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 、在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
购物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它是在学习了口算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入,旨在通过“购物”这一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以考虑下列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如:买3张桌子多少钱?买3个书柜多少钱?买1张桌子和4把椅子多少钱?教师还可以根据身边实际情况创设其他的生活情境,如买电器、买衣服。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列出算式。例如:买4把椅子多少钱?(12×4=)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怎样计算,经讨论后在班级中汇报小组意见。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用加法、也可能用乘法或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计算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在用竖式计算时,要用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通过实物演示和对照连加竖式,使学生了解其算理。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师要注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加以指导。
(3)拓展应用
教材安排的拓展内容“试一试”,主要是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想法,还可以从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任选一个,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用竖式计算乘法,可能会出现许多错误,因此教师要注重对竖式计算过程的指导,让学生了解算理,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
教学时,还可以参考前面的教学案例

去游乐场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1234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教材以“买票”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旨在通过“买票”这一活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完成。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42人跳蹦蹦床,需要多少钱” ;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本班实际人数提出“购票”问题;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他的情境,如:外出旅游购车票等,便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
  首先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列出算式,例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4=)再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计算,也可以让学生用摆一摆小棒等实践操作活动辅助探究。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16×4的计算方法。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算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知道“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在刚开始学习列竖式计算进位乘法时,“向前一位进几”的数可以在乘法竖式中做出记号,以防遗漏;如果有学生不在竖式中做出记号能正确计算,教师应予以肯定,可以建议他为了避免错误最好做出记号。
  (3)“试一试”,主要是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乘火车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材创设了“乘火车”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如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人?”对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乘法算式:72×5=。
  ②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此时要注意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③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组织全班集中交流。
  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教学时要关注积的个位上“0”的处理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竖式漏写“0”后的得数“36”是否正确,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方面,防止漏写“0”的错误。
  (3)拓展应用
  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1234
  由于学生容易忽略进位,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关注。

  0×5=?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应用意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并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为什么“0×5=0”,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一算”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时,可根据需要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或调整。
  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来实现。
  (1)讨论 0×5=?——发现规律
  ①算一算 3×5=(  ),2×5=(  ),1×5=(  ),0×5=(  )。
  ②找规律。在前面四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③用其他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启发学生用“5个0相加得0”说明0×5=0。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如:结合“5个空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0”。
  ④算一算,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后,通过观察发现有关“0”的乘法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各自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进行计算,再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2)试一试——探究算理
  在学生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一个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①试一试“130×5=”,这是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可能这样想:因为13×5=65,所以130×5=650。这样想的学生可能已经理解了算理,也可能认为只要在65的末尾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13×5=65与130×5=650这两个算式,使学生理解13个10乘5等于65个10,也就是650。但是较为简洁的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即“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的写法,学生可能难以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②试一试“402×3=”,这是一个乘数中间有一个0的乘法题,在学生独立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724÷9=80……4 验算:
买矿泉水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连乘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继续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
  (1)创设“买矿泉水”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如“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
  (2)探索多样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结合“买矿泉水”这个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并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除了教材中呈现的两种估算方法,学生还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估算:①一箱矿泉水大约70元,两箱矿泉水大约140元;②一箱矿泉水超过60元,两箱矿泉水超过120元,但不到200元;③两箱矿泉水48瓶,不到50瓶,每瓶3元,两箱矿泉水不到150元。1234
  学生想法合理的地方,教师应给予肯定。
  在计算“共花了多少钱”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展示各种方法,除了教材中出现的两种方法外,学生还可能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①24×2=48(瓶),48×3=144(元);②24×2×3=48×3=144(元)。
  在交流算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用连乘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
  (3)“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第2题是一个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中交流估算的方法、解释估算的过程。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估算:①根据一个班的人数和班级数,估计全校总人数;②根据一个年级的人数和年级数,估计全校总人数;③根据做早操时队列的有关数据,估计全校总人数。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3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