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铁索桥上原文_我站在铁索桥上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
    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3、“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第3节诗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主要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12
    3、课后欣赏。
    (本诗的歌曲演唱网址)
四、作业:预习《白鹤梁的沉浮》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84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