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的点评]《生命的林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点评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15

《生命的林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点评
                  
                  作者:徐惠洁 
                  
                  设计理念: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指示,引导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简要说说事件的梗概。
                  2、  体会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初步感悟文章通过某种事物比喻说明一种道理的写法。
                  3、  认真阅读课文,领会“一个人要成材,不能远离社会群体”的哲理。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尤其是课文对两处松树的有关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意象的比喻、象征的含义。
                  教学关键:
                  激活学生的思维,结合实际展开联想,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2345
                  1、  查找关于玄奘的资料。
                  2、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一定看过《西游记》吧,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人物好吗?
                  2、   
                  关于孙悟空的师傅唐玄奘(板书:玄奘),老师一直有个困惑: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黄金时代,可谓是佛教盛行、寺院林立、高僧济济。为什么只有唐玄奘一路西行,到达印度,取得真经,完成当时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呢?
                  3(1)、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生命的林子》,看看借助这篇文章,你们能否找到答案?(板书:生命的林子)
                  (2)、学生读题。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点评: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们熟悉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颇具神奇色彩的唐玄奘,因此一开始通过《西游记》人物的介绍,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后话锋一转,指出大唐盛世,为何只有唐玄奘一人在佛教领域成就非凡、名扬中西?接着引出本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了有效的心理铺垫和情感积累。)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点评: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三、体会内涵深刻的语句,了解事件梗概12345
                  1、(1)课文写了关于玄奘的什么故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一会儿。
                  生初步概括。评论:说清楚、说完整了吗?这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说完整。(板书:清楚  完整)
                  (2)一件事情总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怎么分?(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
                  2、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玄奘为什么原来想在法门寺苦心修炼,后来又产生了动揺,要离开呢?
                  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到3自然段,交流。(板书:应酬多 不如人 别人的劝说)
                  3(1)、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玄奘决定离开法门寺了,他去向方丈辞行,请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4到9自然段。
                  (2)第二部分在写法上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写了人物的几次对话?
                  从三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来谈谈好吗?
                  学生交流。(板书:太阳 烛火 薪柴 修长 挺直 栋梁 (比喻 象征))
                  (3)方丈用一系列事物作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婉转地来劝说玄奘留在法门寺修行,这是事件的经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4、事情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板书:成为名僧)
                  5、刚才我们通过读书、讨论、交流,知道了这些事物所比喻、象征的含义。现在我们把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说清楚、说完整,好吗?
                  (点评:这一版块是本课时的重点,分为三大环节。第一环节,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初步说说故事的梗概,然后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二环节,在反复的阅读中,通过交流、对比,引领学生感悟各种意象的比喻、象征的含义。如“烛火、薪柴”等指平常普通、默默无闻、难成大器的人;“太阳”喻指在名寺里功德圆满后把佛光普照天下的、有大作为的人。“修长、挺直、栋梁”等皆象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人。比喻、象征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再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述事件内容,使学生明确:表达要清楚、要完整。加强了有序思维的训练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12345
                  四、感悟道理,反思自我
                  1、其实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是怎么说的?
                  (1)生找一找第9小节,读一读。
                  (2)这个道理说明了什么?(板书:竞争)
                  2、是呀,没有在群体中的竞争,就没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不要竞争呢?请来谈谈,好吗?
                  3、原来在唐玄奘的成长道路上,还有这样一个精彩故事呢!也许这就是玄奘最终成为一代名僧、取得辉煌成就的转折点吧。
                  (点评:由玄奘最终成为一代名僧所感悟的道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讨论:我们要不要竞争?这就是本文所要阐发的道理。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不仅把握了本文的主旨,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哲理的正确引导,坚定了在集体中奋发向上,不断发展的信心。)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你的父母家人听。
                  (点评:说话练习,巩固了本课时的重点。)
                  
                  板书设计:
                  生命的林子
                  唐玄奘           竞争
                  一(1~3)起因       应酬多   不如人  别人的劝说
                        清楚12345
                        完整
                  

                  二(4~9)经过       太阳 烛火 薪柴 修长 挺直 栋梁 (比喻 象征)
                  
                  三(10~11)结果     成为名僧
                  
                  (总评:本课时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带领学生走进生命的林子。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之树,学校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生命之林,教师是林间徘徊的培林、护林人!在阅读中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刻内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说事件梗概,初步感知文章设喻作比、寓托道理的写作特色,在品味语言文字中领会了“竞争,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的哲理。同时,
                  通过讨论、交流,联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合作探究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及正确的思辩能力。三维目标都在板书中清晰简洁地呈现了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有效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65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