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三打白骨精》_《三打白骨精》案例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8课《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二、【教材简析】《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这篇故事生动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赞扬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的本领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讽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现象当本质,是非不分、人妖颠倒的错误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尤其是它未来达到吃人的罪恶目的二玩弄种种阴谋手段,给我们深刻启示。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三、【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内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内化的知识再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个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依据,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四、【教学目标】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人物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识别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五、【教学重难点:】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抓住“三打”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唐僧的人妖不分以及白骨精诡计多端的性格特点。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呢?课件: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2、你知道白骨精三变的目的是什么吗?过渡:可见她的贪婪,今天终于有机会了。【设计意图:以复习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又自然过渡,衔接紧密,易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中来】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一次打)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怒打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品读句子,学会做批注。3、交流回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白骨精:(1)“孙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白骨精神通广大,本领不小。(2)“不胜欢喜”“自言自语”“机会来了”:白骨精得意忘形、痴心妄想,也显示害人、吃人是白骨精的本性。(3)“径直”:白骨精目标明确,迫不及待,恨不得眨眼工夫就将唐僧捉去。(4)“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利用唐僧不感直观貌美女子的心理,利用猪八戒好色的毛病,解除他们的戒备之心,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看到美貌,就会想到哪些词?这美中藏——恶,这就是妖精使的什么计?所以说,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你们都孙大圣一样都有火眼金睛,看看悟空是怎们做的。交流描写悟空的句子。孙悟空:“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火眼金睛厉害,对妖怪嫉恶如仇,不能心慈手软。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唐僧: “唐僧连忙扯住孙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唐僧善良、糊涂,人妖不分。4、师引导:孙悟空“朝妖精劈脸一棒”,为什么没有能够消灭白骨精这个害人的东西?5、有感情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想象孙悟空第一次与白骨精交手时的情景,体会人物的特点。6、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打的内容,体会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想想我们是如何展开学习活动的? 交流概括学法:读课文——画句子——品词语——悟性格【123设计意图: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与文本充分阅读,才能在读中思考,读中品味,读中感悟。通过学生的找、画、谈,品悟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法,“授之于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三、学习第五到七自然段(第二次、第三次打)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五到七自然段。   我们从“一打”中知道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二打、三打中又从哪些关键语句体会到?完成表格。

情节   人物 孙悟空 白骨精 唐僧 一打       二打       三打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点拨。对比感悟,朗读。(1)“闪”代表了一个敏捷的动作,说明白骨精的行为与常人不同,揭露了妖精虚假的面目。     “年满八旬”、“一步一声地哭来”可以看出妖精的奸诈善变,诡计多端,善于利用唐僧善良的心理,故做可怜相。     “又”、“丢了具假尸首”体会此妖非等闲之辈。(2)“也不说话”、“藏”、“当头一棒”与上文的“当头就打”和“劈脸一棒”对比体会打的角度与力度不同,感悟孙悟空的机智果敢,敢作敢为。3、结果如何?课文最后一句起了怎样的作用?(干脆利索地点示了白骨精的身份,表明正义众将战胜邪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问题去读,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四、复述课文,分享所知1、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可以根据表格,想象当时场面的描写。2、指名让学生简要说说自己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说说故事给自己留下的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加深和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训练,结合教材中《我阅读  我快乐》,让学生交流《西游记》中其它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五、总结课文。在《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中小结本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像孙大圣一样善于识破坏人的诡计,提高辨别能力,并且要善于跟坏人斗争。其实文中很多笔墨描写白骨精,都是映衬出孙悟空本领的高强。让我们再来赞一赞它。齐读《练习3》“诵读与积累”中12个词语。【123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把握课文内容和中心,小结文中的写法,凸显英勇品质;通过与《练习3》中词语的朗读,结合语境,放大人物形象;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六、作业。1、对比阅读原著中相关部分,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下节课交流。2、搜集《西游记》中的故事,并能复述,下一周开展“话说《西游记》故事”活动。【设计意图:对比阅读原著,增强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开展复述故事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与知识面。七、板书设计。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机智勇敢唐僧    善良糊涂白骨精  诡计多端八、【教学反思】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加之高年级学生对这样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地学习状态,就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中,我抓住“三打”情节,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感受孙悟空善于识别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因势利导专家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特点。教师没有过多的分析,而是以读代讲,以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培养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不是为读而读,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品味,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以读知事,以读知人。在读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再引导学生读、思、议。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关于名著阅读,有观点认为应该指导学生用文学的方式来阅读。我在研究教法学法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反衬”的写法中研究人物特点。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次怒打,让学生不断进入到文本的探究中去,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在对语言的品味分析中感受人物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打、三打不分,凸显人物形象。教师通过质疑,写白骨精狡诈贪婪,最后还是被孙悟空识破打死,这是什么手法?学生由此对“反衬”写法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另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研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比如对比原文,研读白骨精变成的村姑的那段,领略原著描写的精彩,比如体会“闪”一词的精妙,这些对于学生的语感的培养是很有用处的。总之,我们的教学环节都要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上展开学习活动,才是最有效的,也是学生不会觉得乏味的课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学生才会既学得轻松愉快,有学得有力度、有深度。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6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