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读后感]《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4、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雷棣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和平,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它充满温暖,充满幸福,拥有了和平,世界将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痛苦,拥有了和平,我们才有美好的家园,才有幸福的明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齐读课题。
2、翻开书本,回忆一下课文写了父亲牺牲后,雷棣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件事?
3、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些事情?
4、这节课,重点学习这两个段落,看看从这些事例中可以反映出雷棣的哪些优秀品质?
二、品读发愤读书学习段落。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雷棣发愤读书学习的有关内容。
2、指名读。
3、雷棣发愤读书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注意分号的用法)
(1)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2)通过古代史书名著;
(3)广泛读书,知识丰富;
(4)努力学习英语
4、老师发现这段话中,有一个成语用得很好,找找看。
什么叫“了如指掌”?说明了什么?
5、这些事例都是围绕着哪个句子来写的?(发愤努力学习)
这段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出雷棣发愤努力学习,今后读书,要善于认真,善于发现、总结,归纳出段落的主要意思。
6、是呀,雷棣知道,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为此,他发愤读书学习,引读:他的数学……
7、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很想对雷棣说写什么?
三、品读谢绝他人帮助段落
1、过渡:雷棣发愤读书学习令我们敬佩,是……的榜样,爸爸牺牲后,很多人非常关心他,面对……,一一谢绝。自立自强精神更令我们震撼。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描写雷棣谢绝他人帮助?
3、“谢绝”是什么意思?雷棣一一谢绝了什么?他是怎样说的?
4、齐读“爸爸牺牲以后……照顾。”
5、多好的孩子,多懂事多有礼貌的孩子,甚至有一天,“一位来自……”
6、面对这样优厚的待遇,这样巨大的诱惑,雷棣仍然婉言谢绝,他是怎样回答?再读一遍。指导朗读:“凭自己的努力……”
7、“平静”是什么意思?(心情没有不安或动荡)如果将“平静”删掉,好不好?为什么?(平静的回答,更可以体现自强不息,面对诱惑,不动心,不依赖别人)
8、雷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什么?(牢记爸爸的教诲)
9、谁来读爸爸的话,用什么语气来读?(坚定)指名读,再读
10、教授听了他的话,激动极了,说……(引读)
11、是呀!雷棣自强不息,不凭借爸爸的名义享受照顾,决不养成依赖的心,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能结合全篇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夸夸他吗?(动笔写一写)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引读……
2、“未竟的事业”是什么事业?
3、继承爸爸的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这就是激励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从中可以反映出雷棣热爱和平,企盼和平,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五、小结写作方法(结合板书)
1、写人习作的要求,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为什么对3、4两件事例印象深刻?同是详写,写法相同吗?123
六、课外延伸
1、看幻灯片,解说:
同学们,世界并不完全太平,许多地方的人民仍在饱受战争的苦难。1、在战火中,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片废墟。2、炮弹在肆虐,飞机在轰鸣,弥漫的硝烟使白昼变成黑夜。3、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饥寒交迫,无家可归……
2、“企盼世界和平”仅仅是雷棣一个小孩的心愿吗?(不,他代表着千千万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他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热爱和平,企盼和平,向往人类的和谐友好相处的心愿是相同的。追求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事业。
3、全班起立,朗诵《和平万岁》
和平,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
一个世界儿童、妇女、老人,迫切拥戴的字眼。
和平,一个与战争相对的字眼!
一个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温暖人心的字眼。
热爱和平,人类就会永生,
维护和平,社会就会发展。
有了和平,才有美好的家园,
有了和平,才有幸福的明天。
让我们的心为和平而跳动
让我们的牵手起来为和平祈祷
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间
让和平的雨露永远滋润心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呼声
和平——万岁
万岁——和平!

教研活动记录:
主评:建阳市实验小学   翁娟秋
本真的教学,灵动的课堂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叙述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父亲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决心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一个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语言平实,内容生动,感人至深。
在自己教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后今天再听张老师执教,有了颇深的感悟。张老师始终追寻着的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和灵动,对学生进行着实实在在的语文教育,学生在张老师的引领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真真切切地读课文,并享受着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一、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在今天的课堂上,张老师从对教材的分析到教学的过程,到处都体现了“扎扎实实”的做法。
1、把握教材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条理。
在谈话导入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写了父亲牺牲之后,雷棣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件事情?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些事情?这一教学过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很有必要,扎实有效的让学生把握教材主要内容,再一次梳理了课文的叙述条理,为课文重点内容的解决做下了铺垫。
2、学习课文写作方法,引领阅读与写作的融合。
张老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感悟文本之后,并没有就此停驻,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升华,让学生发现课文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部分的两部分又分别运用了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的不同策略,引领学生从读到写的融合。
二、真真切切读课文
语文课文教学应以读为先,以读为本。崔峦先生曾讲过: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在今天的教学中,张老师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真真切切读课文。
1、多种方式读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课,张老师运用了默读找出描写雷棣发奋读书学习的有关内容,用了指名读发奋读书的课文,分析理解后再次引读相关内容。谢绝帮助段落,采用齐读课文,指名朗读重要语句,教师模拟“教授”学生模拟“雷棣”走进角色读相关内容。如此反复读课文,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文本蕴涵。123
2、品词析句读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课课文篇幅较长,但语言平实,内容生动,感人至深。张老师以读为舵手带领学生畅游文本,以重点词句为切入口品词析句引领学生读厚文本,读薄文本,来回品析。在对重点段落“发奋学习”、“谢绝帮助”时,张老师抓住“了如指掌”让学生理解“了如指掌”什么意思?“了如指掌”说明了什么?感悟雷棣因父亲牺牲后为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而发奋学习的精神。张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谢绝”的意思,“一一谢绝”的是些什么?面对免费旅行,电影票、演出票,雷棣是如何一一谢绝的呢?让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成就了一堂高质量的阅读课。
三、点点滴滴悟真情
这篇课文多处对雷棣语言、神态的描写,文字平实,感人至深。在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深入地感受语言材料,挖掘人文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灵感动,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
1、雷棣平静回答的语句:在学生理解了雷棣面对这样优厚的待遇,这样巨大的诱惑仍旧平静回答时,张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平静”,对比感受如果没有平静一词会怎样,让学生也设身处地平静地回答,体味琢磨文本中突显的自强不息。
2、父亲以往教育的话语:雷棣之所以自强不息是因为什么?张老师的一问又再一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出父亲以往教育的话语。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又一次引领学生从课文的点点滴滴中感悟文本真情。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3、总结升华吐真情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张老师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完整的感悟之后,让学生运用:
雷棣,你                              令我赞叹!
雷棣,你                              令我佩服!
雷棣,你                              令我敬佩!
雷棣,你                              令我震撼!
的句式让学生运用手中的笔,书写对雷棣的赞叹,一吐心中的真情感悟。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集体讨论:
谢志红:
“姜还是老的辣”长文短教的方法值得学习。提出斟酌之处:雷棣之所以有这样表现的动力,要从文本中再做深入挖掘,由此而引导学生能真切感悟到文本蕴涵的深意。
邱春富:
    张老师的课堂体现的真实、扎实、朴实,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雷厉风行的作风令人敬佩。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让课堂有动有静,让老师的说与学生的说合理有度。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9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