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记》的感受_《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教案及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二. 跟我一起学:  
(一)注意这些字和词:  
    生字:  
    驯:xùn(驯服、顺从)                                瞥:piē(很快地看一下,大略地看)   
    蹒跚:pán shān                                           槭:qì(落叶小乔木)  
    渠:qú                                                          蹬:dēng  
    蹭:cèng                                                      杈:chà  
    蜥蜴:xī yì  
    正音字:  
    触chù,不读chǔ,如:触动、触发  
    瑰guī,不读guì,如:瑰丽  
    词语: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本文是形容小鸟。  
    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玲珑娇小:细致,娇嫩小巧。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热身赛:正式比赛前进行的训练、比赛。  
(二)相关背景:  
  1. 关于作者:  
    冰心:除了《小资料》介绍的外,需要补充的是:冰心女士早年的小说多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代表作有《斯人独憔悴》等。《寄小读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的体现。诗集有《春水》和《繁星》。  
    班马: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2. 能力目标  
    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  
    继续学习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   
  3. 思想情感目标  
    对“我”(冰心)从各种动物身上获得乐趣的原因的理解。  1234
    对爸爸带“我”爬树的目的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的语言特色。  
    难点:对博爱思想的理解。理解父亲带我去爬树的深层用意。  
(四)课文分析  
《山中杂记》  
    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  
    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小蝴蝶、小蜗牛、蜜蜂、青蛙、萤火虫)。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例如:  
    写马: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侧转那狭长而又善良的脸来看我,表示它的欢迎与等待。  
    它虽然不说话,它必每日地怀念我。  
    写狗:它看我吓怔了,才住了吠,得了胜利似的,垂尾下山而去。  
    它竟摇尾走了过来。  
    它总算助了我不少的胆子。  
    写猫:它并不抓人,仰卧在草地上,用前面两只小爪,拨弄着玫瑰花叶,自惊自跳,充满了活泼的欢悦。  
    从上述所举的例子中能看出,冰心笔下的各种动物有情有意,充满人性和灵性,个个都可爱极了。  
    这些动物为什么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能从它们身上获得无限的乐趣?是因为冰心始终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它们,与它们深交,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让动物给自己服务,逗自己开心。这样平等、关爱、尊重、欣赏的情感就是一种博爱思想。  
    冰心这种博爱思想是因为接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和印度的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受的家庭教育、个人教养的必然结果,也是她早期作品中所表现的最高理想和一贯的主题。  
    本文重点写的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的象征,然后写鸟的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的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的情景。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的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味,从中获取养料。  
    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本文详写了小鸟,略写了小虫,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文章开头选写了大马、小狗、小猫三种动物,从描写对象的数量看,已经从面上铺开了,然后收笔,集中一点,详写小鸟的各个方面,把文章内容、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推向顶峰,最后收笔写小虫们,点到为止。如果再详写小虫,显得拖踏、臃肿、做作,读起来会索然无味。  
    这篇小文的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的语言特点。  1234

《爸爸带我去爬树》  
    本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内容很浅显,所反映的生活和同学们很贴近,文字障碍不多,因此,非常适宜自学。  
    先要弄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1. 爬树的时间、地点、对象。  
  2. “我”是怎么爬树的?  
  3. “我”爬第一棵树时怎样?  
  4. “我”爬第二棵树时怎样?  
  5. 为什么先要热身?表现了爸爸的什么用意?  
  6. “我”爬上树后的感觉怎样?这种感觉说明了什么?  
    解答上述问题后,对文章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本文有深刻的含义,那就是爸爸带我爬树的真正用意。爸爸带“我”去爬树是针对一个城里孩子平时生活和所受教育的缺陷所作的决定,他是想通过爬树,要“我”扩大视野,增长才干,锻炼身体,回归自然,让“我”在爬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啊!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地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②知更雀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③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④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是这样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⑤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母亲飞去飞回地忙。渐渐地长大了,它们的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跚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地只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地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都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地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1234
  1. 请分别概括三、四、五段所写的内容?  
  2. 为什么说鸟是快乐的象征?  
  3. 作者瞥见小蜂雀时神情怎样?这说明什么?  
  4. 文中是怎样描写鸟鸣的,你最喜欢什么鸟的叫声,能描绘一下吗?  
  5. 反复朗读文中的最后一段,体会大鸟哺育小鸟的情景,感受母爱的伟大,你能回忆出父母对你关爱的情节吗?举出一例。  
答案:  
1. ③写鸟的鸣叫;④详写鸟的家庭;⑤小鸟破壳而出和大鸟哺育它们的情景。  
  2. 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3. 抬头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恐怕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可见对鸟的喜爱之情。  
  4. 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  
  5. 略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7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