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教学反思_《矛与盾》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信息技术是推进现代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是国家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有效整合资源,应用于教与学中,能优化教学过程,显化教学效果,现就《矛与盾》一课为例进行课堂设计说明: 
    《矛与盾》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二十六课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在教学这一故事时,我旨在研究如何充分地整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一、课前准备 博采众长
初备这一课,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参阅了几篇不同的教学案例,博采众长,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计划。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了“媒体播放”、幻灯片、flash等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节。
我首先在ip接收资源上(路径为:专题教育——文学修养——儿童故事大观)下载了《自相矛盾》一故事,然后我又下载了《矛与盾》演示课件(含ppt演示文稿、flash书写示范、flash动画配音范读),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细微的改动。最后自己动手用纸板做了矛和盾的模型。
二、利用资源  优化过程
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语文课堂,定是一个兴趣盎然、学玩结合、轻松活泼的课堂。
(一)、复习导入  揭题设问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寓言故事,你能给大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什么吗?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谁能总结一下寓言的特点?(小结:借助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让人们获得教训。)
3、(课件1):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矛与盾》跟以往所学的不太一样,它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矛与盾,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指图说明哪个是矛,哪个是盾?简单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4、矛与盾又各是拿来干什么的?这则语言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习  心中有数
师:《矛与盾》这则寓言是文言文,语言文字深奥难懂,谁能快速浏览预习部分,找出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
课件2:  读读(课文)
看看(注释)
想想(意思)
(三)以读打擂  掌握梗概
师:(课件3)下面我们首先来读读课文,听老师范读一次等会儿请你们评价。
小结:初读课文应该做到什么?(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名朗读,师:谁来读读全文,超越老师好吗?评价:读书真认真,读得这么好,是因为平时功夫下得深啊!
(四)班级互动  提疑合解
1、小组自学全文,提出疑问,合作解决。要求:全文到底是什么意思?按照看看注释或者结合课外资料,想想每句意思的方法,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实在不能解决的地方,可在书上做好批注。
2、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1)师:学懂了哪句就汇报哪句,还可以介绍学习方法。
(2)着力解决:物指什么?“其人弗能应也”是指什么?
动脑筋,想一想:可能是谁,他可能会有怎样的动作和表情?
  3、想象说话
  (3)师:你会怎样劝解楚人?
  (4)相机评价:你的见解真是与众不同。你真会动脑筋,合作学习真有效。
(五)动画配音,训练思维
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住这个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下面进行一个故事大王比赛的活动。老师给大家看一个《矛与盾》的动画版,可惜没有声音,看谁讲得既生动有趣,又惟妙惟肖。
(六)练习小结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知晓寓意。
故事教会了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希望大家在课后广泛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学会更多做人的道理。12
2、读进去,又想开去,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组排练课本剧《矛与盾》。
三、实践反思 认识提高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或许缺乏创新意识。我的初衷是让大家明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很轻松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远教资源,不是简单地直接就将资源搬上课堂,这中间还应该有一个整合和创新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的重难点问题。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60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