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导读(居里夫人)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资料:
教材单元(篇)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但它与很多同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这篇文章抓住“美丽”大做文章,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简单的一点就是能超越天生美丽的容貌,而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而且,这篇课文跨度大,内容多,篇幅长,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启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这当然应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在材料运用上与其它同类文章也有很大的不同:丰富的联想,大量的引用,多处的类比和对比。既扩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围,也使居里夫人在各种比较中更为丰满,更为美丽。但学生对这一点,不容易掌握,因此将此作为教学的难点。
背景资料
梁衡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追求“境界”的梁衡
王镫令
在编写上海21世纪高中语文新教材时,编委们不约而同的选中梁衡,选中他那篇《跨越百年的美丽》。与此同时,北京、江苏、广东等省市的新教材的编者,也看中了这篇《美丽》,看中了《觅渡,觅渡,渡何处》,看中了《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看中了《大无大有周恩来》。应该说,新教材编委们对作品选入课本,把它作为教育我们子孙后代的教材,要求是非常严格,近乎苛求的。不少颇有名气的作家,他们写了一辈子,发表了大量作品,然而终其一生,也未能有一篇入选教材,从而传入千家万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把教材编委和梁衡联系起来的呢?第一是境界,第二还是境界。
教材编委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十分重视将那些在思想内容和文字表达上都达到较高境界的作品选入教材,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读课文来学为人、学生活、学语言、学文字的。任何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任何粗制滥造的作品,任何哗众取宠的东西,都别想进入教材。梁衡同志的散文创作追求的就是“境界”。现在不少作家笔头很快,作品很多,然而质量太差,境界太低。梁衡同志的作品并不很多,他不肯轻易动笔,他总是磨练再三,“数年磨一剑”,“篇无新意不出手”。季羡林先生引杜甫诗句“意匠惨淡经营中”,称赞梁衡是在“经营”散文:“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的追求。但是他追求什么呢?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名词。我曾想用‘境地’,觉得不够。又曾想用‘意境’,也觉得不够。也曾想用‘意韵’、‘韵味’等等,都觉得不够。想来想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的‘境界’,自认得之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梁衡散文以境界为最上,自然“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将《跨越百年的美丽》收入上海高中语文课本时,我打电话给梁衡,直截了当的问他: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人们早有记叙,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爱因斯坦早有论述,为什么你还再写居里夫人?梁衡告诉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研究青少年教育问题时,几次谈到社会上不少女青年吃“青春饭”的问题,他热切的希望作家和教师,用高尚的典型引导青年向上,提高青年一代的精神境界。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梁衡同志有点坐立不安。有一天,他望着居里夫人的肖像出神,觉得她真美,她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挂遍全世界的大中小学,人们仍可看到她那昔日的风采。然而,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想到这里,梁衡兴奋了,他抓住“美丽”这个概念,重锤敲打,境界立出,新意随生。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文章公开发表,立即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他的写的是一百年前的居里夫人,却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老师们迫不及待的在课堂里高声朗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姑娘们从美丽的居里夫人身上看到了更高境界的美。这篇佳作选入教材以后,美丽的居里夫人对美的更高追求,将引发青年学生在审美愉悦中的共鸣和共振,对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梁衡同志对作品“境界”的追求是极严格极认真的。《晋祠》以前曾经收入全国通用中学语文课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冯牧同志说:“《晋祠》作为范文收入中学课本,应当说是当之无愧的。这篇文章无论从思想内容、审美观点及遣词造句上所认真下的功夫都是无可挑剔的,无愧于‘教科书水平’。”然而,梁衡在给自己的散文作品归类时,把它归入了“描写美”一类,他对“境界美”有更高的要求。他比较满意的是《觅渡,觅渡,渡何处》所达到的境界,那才可以称得上“境界美”。梁衡说:“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然而经过六年的反复思考,有一天他忽然从瞿家祠堂前面原有的一条“觅渡河”上突发灵感,他抓住“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佳作顿出。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梁衡写道:“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但是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掉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他先是仔细的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瞿秋白就义之时,高唱《国际歌》,泰然行至刑场,盘腿席地而坐,令敌人开枪。这本是一个英名流芳的结果,然而他偏偏要留下《多余的话》,无情的解剖自己。唧唧喳喳的麻雀们攻击《多余的话》,梁衡却从《多余的话》中看出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写别人所未写,发别人所未发,将文章的境界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引起全党的深思,引起知识分子的深思,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梁衡的这篇散文被不同的编者同时收入大中学校的三本教材之中,决不是偶然的巧合。我以为,这种“梁衡现象”值得作家深思,值得文艺界深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学新视野
教研(学科动态)
推荐书目
梁衡所著:
1、《新闻绿叶的脉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继承与超越——我们该怎样当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3、《追寻遥远的美丽》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4、《人格在上》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文章五诀》连载于《传媒》杂志2001年11月-2002年7月
互联网上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如下:
1.世界伟人传记丛书(3)《科学之母——居里夫人》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
3.
4.
5.
6.
7.
9.
10.
13.
教师发表园地
本着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对此文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分为四大部分:走近居里——解读居里——再现居里——探究居里。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分工、合作,自我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节课中始终都处于激活的状态,得到思维的锻炼,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依次的说明:
1、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居里夫人的事迹)
没有对居里夫人的初步了解,是很难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因此,我将居里夫人的事迹提炼出十条,在课件中,用竞猜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学生不知道的,课件中也可展示出来。再辅以图片,形象地让学生对居里夫人有个初步的认识,感受到她的美丽、伟大、崇高。
2、解决重点。(解读居里——居里夫人的美丽)
主要让学生理解“美丽”的多层内涵。要求学生先在文中去寻找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领会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加深对“美丽”的理解。这时再让学生对所有这些描写美丽的语句进行归纳概括,并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最好用四字短语)”的句式来表达。这一步骤锻炼学生在文中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这一步,使学生意识到居里夫人的美丽大致是从两大方面体现出来的,即外表美、内在美;重点在 “内在美”,即:坚强执著,信念坚定,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热爱祖国,热爱和平,超越自我,超凡脱俗……
懂得了“美丽”的具体表现,还要从课题进一步地挖掘:用“跨越百年”来修饰“美丽”好在哪里?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索,居里夫人的“美丽”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还要继续流传下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3、突破难点。(再现居里——居里夫人与世人)
本文在材料运用上的特点,学生一开始也许难以领会,所以,我故设疑问:“毫无疑问,本文是赞美居里夫人的,可文中却插入了大量别人的言语或事例,这是作者在一个劲地炫耀自己的学识广博么?这是否偏离了主题?请举一例加以说明。”老师的这个说法肯定是错的,但学生想轻易否认却不容易。于是,学生不得不再次潜心研读。只举一个例子,当然可易可难,这样,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但只要突破一处,就犹如引爆炸药,牵一发而动全身,此难点迎刃而解。
但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还要学生领会这种写法的好处。所以,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这些材料,进行分类,领悟到作者是将居里夫人放在世人中去比较,或类比,或对比,意在突出居里夫人的“美丽”。通过小结,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在文中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可以拓宽文章的取材范围,深化文章的主题。
4、引申拓展。(探究居里——居里夫人与我们)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本文的情感性。居里夫人无疑是伟大的,但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会怎样看待她呢?我摆出两种观点: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果她能有这样一大笔财产,既可以改善贫困的生活,又可以添置实验设备,说不定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呢!就这两种说法,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不求统一答案,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启迪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自己的人生、价值、事业、追求等等。
5、练习设计。
此练习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对“美丽”内涵理解的具体化,要求各小组以“¬¬¬¬¬______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的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而分小组进行,又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之间分工合作,享受到协作的乐趣。
教学与设计与案例
课内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简历。(提示大家:a妇女受到歧视b死于白血病)
2、同学们的预习准备工作做得很好,可以看出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大家也针对这篇文章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同来探讨这些问题。由于问题很多,我从中选了一些大家提得最多,最感兴趣的问题。
(二)讲读
1、有同学问:居里夫人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有关居里夫人的美,文章当中有很多详细的描述,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中国古代描写美的词语有哪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现在大家找一找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词句。(第5、第7页)
2、还有的同学问:和以往的文章相比较,这篇文章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美的笔墨很多,为什么?对此你作何评价?
a为后面她投身于科学事业,没有被自己的美丽所干扰,突出了她的内在美埋下了伏笔。
b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她的事迹的描写来突出她的内在美,不一定写很多她的外在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打破了以往的写作模式,是一种新的视角。
3、在文章第7页谈到:“居里夫人有大志、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有同学问:大志、大求是什么意思,这与她内在美很有关系,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大志、大求”。(在文章的第6页、第8页a爱国b对人类作出贡献c战胜自我,勇于创造)
4、这些“大志、大求”正是体现了居里夫人美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除了以上三点,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她的内在美?同学们现在开始讨论,想到了就站起来谈谈你的观点。
(1)淡薄名利(第8页),(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5——6页),(3)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环境恶劣,社会环境也恶劣)当时的社会对女子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要突破这些偏见就要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如何理解“好像”文章的四段>(4)持之以恒:(6页)(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的精神:(6页,居里夫妇搞到了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6)有自制力,“故意把头发剪短”(7)坚定、自信: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7页)(8)科学献身精神:笔记本发射线(8页)
结论: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藐视名利,有“大志、大求”的人。
5、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1)百年是虚词:永恒:她的贡献和优秀的品质将永存。
(2)作者对她充满了礼赞:a最接抒发:第8页b间接类比:第9页
6、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的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的写法。
3.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引用、类比等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居里夫人的事迹)
二、解决重点。(解读居里——居里夫人的美丽)
1、请找出文中描写居里夫人的美丽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2、品析重点语句。
3、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最好用四字短语)”的句式来表达。
4、用“跨越百年”来修饰“美丽”好在哪里?
三、突破难点。(再现居里——居里夫人与世人)
1、毫无疑问,本文是赞美居里夫人的,可文中却插入大量别人的言语或事例,这是作者在一个劲地炫耀自己的学识广博么?这是否偏离了主题?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请在文中找出这些材料,看看哪些材料是同一类的,哪些是另一类。使用这两类材料有何好处?
3、小结: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深化了主题。
四、引申拓展。(探究居里——居里夫人与我们)
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果她能有这些本属于她的财产,既能改善贫困的生活,又能添置实验设备等等,说不定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你认为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五、练习设计。
各小组以“¬¬¬¬¬______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的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不重复。
课外
阅读有关梁衡作品的评论,研究这位作家的思想特征和风格
美在最深处
——读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董岩
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刊出了梁衡所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没有想到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散文发表后好评如潮,当年即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全国师范教材。在最近两年开始的新一轮教材修订中,又接连被选入北师大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学及专科教材。在发表后的四年间,该文被接二连三地被收入各类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以这个篇名为书名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说明选家“英雄所见略同”该文也是作者的散文继《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之后第四次入选中学课本,在当代作家中,梁衡是作品入选课本较多的一位。
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从小到大,记忆中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作为科学家的她:发现了镭、两获诺贝尔奖、忍受着丧夫之痛献身科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陈旧老套的故事,在梁衡的笔下,却生成了另一番景致。梁衡说:“伟人是个旧题目,旧题最难作,这是因为它的许多方面已为人打通,明白如话,分毫毕现,读者已无惑可释,无知可求。但无中求有,便是大有,便是新路,会别有一番惊喜”。在这里,我们真的有一番惊喜。人们看到了一个另样的居里夫人:她蜕去了身上的光环,一改严肃的面孔。玛丽•居里这个沉静的波兰女子,优雅生动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么朴素,那么坚强,那么执著,隔着岁月厚厚的尘沙,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她的人格力量,触摸到了她的精神之美。感谢作者,使我们真正认识了作为女性楷模的她。
居里夫人,一直是梁衡甚为敬仰和推崇的女性之一,早在1984年他写《数理化通俗演义》时,就已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详尽资料,并思考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什么是女性真正的美。作者在1991年的《人的外美与内美》和1994年的《大喝一声,慢慢道来》两文中又再次关注和讨论到这些问题。他说,“一个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最了不起的事业,就像一首最好的诗又配了最美的曲,这样的人真是千古绝唱了。”这样看来,《跨越百年的美丽》决非作者一时偶感而发,而是一篇由来已久的厚积薄发之作。1998年,正值居里夫人诞辰100周年,梁衡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在翻阅文件时又看到了有关纪念活动的消息,这再次触动了他:一个世纪过去了,居里夫人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为什么人们还没有忘记她呢?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作者感到有必要帮助读者,特别是青年记者重新认识居里夫人。他说:“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很大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是被舍弃了过程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在许多地方他们与读者并没有通。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可亲可信,所以我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是努力‘顺瓜摸藤’,去找那些碧绿的叶子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于是他拿起了思考的笔,仅用两天的时间,写出了这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确实实践了作者的理念,以柔和而又深沉的文笔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伟人的距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我们知道梁衡是一个创作和理论并重的作家。他除了写散文之外,还有大量的写作理论专著。在最近刚发表的《文章五诀》中,他把散文写作归结为形、事、情、理、典五要素的组合运用。《跨越百年的美丽》所以被读者和出版界看好,又一再入选课本,正是因为它中规中矩,体现了他的这个写作原则和技巧。本文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全文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收一种综合之美。《跨越百年的美丽》至今仍是梁衡散文作品中唯一一篇有关女性的题材。她清新、隽永、凝炼、深邃,字里行间涌动着一丝不经意的柔情,深刻揭示了女性之美、人格之美。细细读之,如清风扑面,朗月当头,又如良朋在座,灯火照人,情深理重,阔达深远。对于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可以传世的文章,这篇不足四千字的散文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请看居里夫人是这样跃入我们眼帘的:
“一百年前的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一个讲人生价值的沉重话题,却选择了这样一个柔软、富有人情的开头。作者通过人、情、境之间的反差、对比和融合,生动巧妙自然地表达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深刻主题,使这个写滥的题材顿时生发了新意境和新感悟。梁衡为文最重形象塑造。他常说,虽是在写散文,但总是如写小说一样地提炼形象,本文就是一个典型的“形”字型开头。
再例如这一段关于事情的叙述:“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些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这是“以事写形”,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叙事过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不为美形所累、战胜自我的居里夫人。其他还有许多亦情亦理的描述。如:“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向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不开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作者将形、事、情、理穿插交错使用,充分调动人们长期积累的审美感觉,又溶进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更见新意,使感情和思考的空间豁然开阔。使我们的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泰戈尔说:“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论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中,重头戏是哲理的探寻,是“理”字诀的成功运用。作者以形象思维捕捉其形,以抽象思维探寻其理。他从居里夫人身上挖掘出了女性的人生价值——“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 "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精神之力,超乎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憾、导引与向往。不论是题目还是内容都蕴含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美丽怎样才能永恒?而文中所表达的这听任历史风雨如何洗涤却并不减损的美丽,与人们意念中的瞬间之美形成强烈的反差,显然这跨越百年的“美丽”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美丽,这悬念就牵引着我们不得不低头思考:什么样的美丽才能任时光流逝、风吹雨打,却依然如故?不经意间这思考的境界也由形式之美攀升到人格之美、精神之美,达到了哲学的高度。文章也因此愈见其深,更见其美。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俯拾皆是:“美对人来说是一个附加,就象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 “哲理就渗透在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文章最后是这般精彩的议论:“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褒一种理性的美丽。”这段精到的论述由居里夫人其人其事进而上升到对人格力量和人生价值的探讨,使文章的主题极尽升华,美感和思想性达到了和谐统一,也是哲学和艺术境界的统一。
梁衡说,社会、历史是以杰出人物为坐标而确定其轮廓的,人物是社会和历史的杰作。因此,他用心用力执著地引领着我们在人物的群山中去寻找和体验他们的创造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他总是耕耘不止,用他的笔引领着我们轻轻地触摸着这些人生路上的坐标,慢慢前行。让我们从中享受人格的辉煌之美、深邃之美、悲怆之美。
如果说伟大的思想、业绩是一棵大树,那么面对这棵大树,作者要找的是这树的生长点、是它的年轮。他努力在那个新思想的生长点上作文章,希望能给读者启示出一个过程,开通一个思路。因此,其作品总是有新的意境,总在不断地突破和超越模式与自我的局限。
一如居里夫人本人,这篇写她的散文也已进到智慧的高地,因其深刻的哲思及理性的光芒而拥有同样恒久的美丽。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梁衡
快20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我几乎走遍了神州的每一个省,每一处名山大川,就是青海远不可及,机不可得。直到去年,才有缘去朝圣。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刹间,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烟,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我不由想起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民歌。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而这绿底子上又不时钻出一束束金色的柴胡和白绒绒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当年 26岁的王洛宾云游到这里,只因那个17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他就痴望着天边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脑际闪过一个美丽的旋律 ——在那遥远的地方。
卓玛确有其人,是一个牧主的女儿,当时王洛宾在草原上采风,无意间捕捉到这个美丽的倩影,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就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试想,王洛宾生活在大都市北平,走过全国许多地方,天下何处无美人,何独于此生灵感?是这绿油油的草,草地上的金花银花,草香花香,还有这湖水,这牧歌,这山风,这牛羊,万种风物万般情全在美人一鞭中。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永没有找到过歌唱中的甜蜜。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赋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女人,还有美丽的情感。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所以他一生屡屡受挫,直到1982年69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79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国内许多媒体,还有香港、新加坡纷纷为他举办各种晚会。我曾看过一次盛大的演出,在名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伴奏下,两位漂亮的姑娘牵着一位遮着红盖头的“新娘”慢慢踱到舞台中央,她们突然揭去“新娘”的盖头,水银灯下站着一个老人,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他那把特别醒目的胡须银白如雪,而手里捏着的盖头殷红似血。全场响起有节奏的掌声。人们唱着他的歌,许多观众的眼眶里已噙满泪花。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二、三年的时间。
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1937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甚至他已成了一名解放军的军人,却忽发奇想要回北京,就不辞而别。正当他在北京的课堂上兴奋地教学生唱歌时,西北来人将这个开小差的逃兵捉拿归案。我们现在读这段史料真叫人哭笑不得,甚至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换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音乐,民间音乐才真正是他生命的守护神。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为了寻找那种遥远的感觉,我们进入金银滩后选了一块最典型的草场,大家席地而坐,在初秋的艳阳中享受这草与花的温软。不知为什么,一坐到这草毯上,就人人想唱歌。我说,只许唱民歌,要原汁原味的。当地的同志说,那就只有唱情歌。青海的《花儿》简直就是一座民歌库,分许多“令”(曲牌),但内容几乎清一色歌唱爱情。一人当即唱道:
“尕妹送哥石头坡,/石头坡上石头多。/不小心拐了妹的脚,/这么大的冤枉对谁说。”这是少女心中的甜蜜。又一人唱道:“黄河沿上牛吃水,/牛影子倒在水里。/我端起饭碗想起你,/面条捞不到嘴里。”这是阿哥对尕妹急不可耐的思念。又一人唱道:“菜花儿黄了,/风吹到山那边去了。/这两天把你想死了,不知道你到哪儿去了。/黄河里的水干了,河里的鱼娃见了。/不见的阿哥又见了,/心里的疙瘩又散了。”
一个多情少女正为爱情所折磨,忽而愁云满面,忽而眉开眼笑。
秦时明月汉时关。卓玛的草原,卓玛的牛羊,卓玛的歌声就在我的眼前。
现在我才明白,我像王洛宾一样鬼使神差般来到这里,是这遥远的地方仍然保存着的清纯和美丽。64年前,王洛宾发现了它,64年后它仍然这样保存完好,像一块闪着莹光不停放射着能量的元素;像一座巍然耸立,为大地输送着溶溶乳汁的雪山。青海湖边向来是传说中仙乐缈缈西王母仙居的地方,现在看来这传说其实是人们对这块圣洁大地的歌颂和留恋,就像西方人心中的香格里拉。
我耳听笔录,尽情地享受着这一份纯真。
我们盘坐草地,手持鲜花,遥对湖山,放浪形骸,击节高唱,不觉红日压山。当我记了一本子,灌了满脑子,准备踏上归途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怎么这么多歌声里倾诉的全是一种急切的盼望、憧憬,甚至是望而不得的忧伤:为什么就没有一首来歌唱爱情结果之后的甜蜜呢?
晚上青海湖边淅淅沥沥下起当年的第一场秋雨。我独卧旅舍,静对孤灯,仔细地翻阅着有关王洛宾的资料,咀嚼着他甜蜜的歌和他那并不甜蜜的爱。
闯入王洛宾一生的有四个女人。第一位是他最初的恋人罗珊,两人都是洋学生。一开始,他们从北平出来,卿卿我我,甜甜蜜蜜,但一经风雨就时聚时散,若即若离,最终没能结合。王洛宾承认她很美,但又感到抓不住,或者不愿抓牢。他成家后,剪掉了贴在日记本上的罗珊的玉照,但随即又写上“缺难补”三个字,可想他心中是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直到1946年王洛宾已是妻儿满堂,还为罗珊写了一首歌:
你是我黑夜的太阳,永远看不到你的光亮。偶尔有些微光呃,也是我自己的想象。
你是我梦中的海棠,永远吻不到我的唇上。偶尔有些微香呃,也是我自己的想象。
你是我自杀的刺刀,永远插不进我的胸膛,偶尔有些微疼呃,也是我自己的想象。
你是我灵魂的翅膀,永远飘不到天上。偶尔有些微风呃,也是我自己的想象。
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中的那位女郎是一个灿烂的太阳,而王洛宾的这个太阳却朦朦胧胧只是偶尔有些微光,有时又变成了梦中的海棠。留在心中的只是飘忽不定,彩色肥皂泡似的想象。
第二位便是那个轻轻抽了他一鞭的卓玛,他们相处只有三天,王洛宾就为她写了那首著名的歌。回眸一笑甜彻心,瞬间美好成永远。卓玛不但是他的太阳,还是他的月亮。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为了那“一鞭情”,他甚至愿意变作一只小羊,永远跟在她的身旁。但是也只跟了三天,此情此景就成了遥远的回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第三位是他的正式妻子,比他小16岁的黄静,结婚后6年就不幸去世。
第四位,是他晚年出名后,前来寻找他的台湾女作家三毛。三毛的性格是有点执着和颠狂的。他们相处了一段后三毛突然离去,当时在社会上曾引起一阵轰动,一阵猜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王洛宾在三毛去世之后为她写的一首歌《等待》:“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我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为把遗憾赎回来,/每当月圆时,/我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四个人中,只有黄静与他实实在在的结合,但他却偏偏为三个遥远处的人儿各写了一首动情的歌。
第二天我们驰车续行。雨还在下,飘飘洒洒,若有若无,草地被洗得油光嫩绿。我透过车窗看远处的草原全然是一个童话世界。雨雾中不时闪出一条条金色的飘带,那是黄花盛开的油菜;一方方红的积木,那是牧民的新居;还有许多白色的大蘑菇,那是毡房。这一切都被洇浸得如水彩、如倒影、如童年记忆中的炊烟、如黄昏古寺里的钟声。我一次次地抬头远望,一次次地捕捉那似有似无的蜃楼。脑际又隐隐闪过五彩的鲜花,美妙的歌声还有卓玛的羊群。
我突然想到这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盛开的鲜花,如偶然的邂逅;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王洛宾真不愧为音乐大师,对于天地间和人心深处的美丽,做的“提笔撮其神,一曲皆留住”。他偶至一个遥远的地方轻轻哼出一首歌,一下子就幻化成一个叫我们永远无法逃脱的光环,美似穹庐,直到永远。
静夜时分的梁衡
梁晓声
摘自《奥博教育网》
一次见面握手后,他悄声说:“晓声,给我即将出版的新书写序吧!”——说得那么认真。
我不由一愕,疑惑地看他,一时竟有点儿不知该作何种表示。
他又说:“过几天我嘱出版社把校样寄给你。”
我赶紧推搪:“不行,不行,我怎么好给你的书写序呢?……”
“写吧,写吧,出版社一提出希望有人写篇序,我当即就回答请你写,他们已经同意了。最近在忙些什么?……”
他把话岔开了。似乎关于序的事,我们一言为定了。
梁衡同志每出一本书都赠我的。而我却反回赠过他一本我的书。我们过从并不甚密。但开某些会的时候,倘他不是以官员的身份坐在台上,我们往往便坐在一起。我们都姓梁,一般性排名次的会,“二梁”照例不分开。某次座谈会,桌上并未摆着写有姓名的小牌,给他留了一个主座。他到场后,见我身边也空着一个座位,就习惯地径直朝我走来坐下去。我心里明白,他一直当我是一个朋友。
梁衡很谦虚。
梁衡待人很诚恳。
在文学这个“界”里,梁衡一点儿文化官员的架子也没有。不,是没有什么文化官员自觉高人一等的意识。他始终视自己为中国散文作家中的普通一员。别人若因他的文化官员身份特别的对他另眼相看,他内心里反而会大不自在。甚至会暗觉沮丧。有次他跟我谈到过这一点。我能理解他。他身在中国官员的序列中,但他天性上有一颗亲近文学和普通百姓的心。这与他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有关。我确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也喜欢他这一点。是的,我喜欢他的谦虚,诚恳和作人的低调。虽然他中国当代优秀散文作家的地位已获读者和评家广泛的承认,他却不止一次对我说:“还应该写得更好一点儿。就要求那一点儿进步,竟成可望而不可及的标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是的,梁衡现在的散文成就,远未使他自己满足过。
几天后,出版社果然寄来了他的书稿……
我是喜欢梁衡散文的人。一如我尊敬他的为人。
仅就散文而言,他的作品,给我不少营养。他的那些名篇,如《这思考的窖洞》、《红毛线,蓝毛线》、《大无大有周恩来》、《特利尔的幽灵》,我在几年前就拜读过。当年转载率很高。我也曾听别人当面向我称道过。
有的评家将他这些散文概括为“政治散文”。散文之文本而载政治之内容,政治的抒情遂成特色。抒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人性表现。是人之心灵活动自然而然的外溢。政治每演绎出人类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所蕴含的正反两方面的思想元素,倘经散文家的笔予以客观揭示,并诉诸抒情性的文笔,毫无疑问对读者是极有意义和认识价值的奉献。比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我现在都是视为经典的“政治散文”的。又比如在法庭上曾以律师身份援引“天赋人权”学说语惊四座的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之演说稿;乔治•华盛顿的总统就职演说和告别演说;拉尔夫•爱默生的《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伟大之处》;罗斯福的《勤奋的生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雨果的《巴黎的自由之树》……等等,我也都是当作优秀的散文读过的。
“政治散文”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有过的,也很难称其为散文。故这一文本,后来差不多成了中国文苑的一处荒圃。而梁衡的“政治散文”,是使那荒圃从而有了芭株的文学现象。梁衡在自己这些散文中的思考、议论、抒情,是真挚的,由衷的;同时又是谨慎而有分寸的。他的抒情是欲言又止,偏于低沉凝重的那一种。或而,今天看来,使人有不够酣畅之憾。但在它们发表的当时,已属难能可贵,已是“政治散文”的幸事和欣慰。即使在这些行文谨慎的散文中,字里行间也时见其睿智的思想。比如《这思考的窑洞》中——“在中国,有两种窖洞,一种是给人住的,一种是给神住的”;“窖洞在给神住以前,首先是给人住的”。比如在《特利尔的幽灵》中——“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我们却硬要把他降低为一个行动家。共产主义既是一个‘幽灵’就幽深莫测,它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个方案。可是我们急于对号入座,急于过渡,硬要马克思给我们说下个长短,强捉住幽灵要现灵。”梁衡兄毕竟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级别较高的行政官员,即使他思想到了三分那么深,有时仅言及一二分,我以为是未尝不可的。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但总而言之,梁衡的“政治抒情散文”——(恕我冒昧加上“抒情”二字),是严谨的,周正的,抑制内敛的那一种。同时是虔诚的那一种。两种风格包裹着他的深思熟虑。如厚玻璃板底下的照片,预先定下了摆放的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故他的散文是积极向上的。
这显然是他对自己“政治抒情散文”的要求。
我也很欣赏梁衡的另外散文篇什,便是他写普通人的那些。梁衡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这令他对普通人长期不泯关爱之心。他赠我的第二本书中,就写到了植树老人。并将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改造生存环境这一点,比作《三国演义》里身后抬着棺材与关羽的决一死战的庞德:“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进而赞曰:“真是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还写到两位乡村女教师。在题记中他这么写道:“我自惭。我遗憾。我这个记者曾写过许许多多的人们,可就是很少写她们。是因为她们实在太伟大了,却又太平凡。事情平凡得让人无从下笔,可品格又是高尚得教人心颤。我每采访一次,心里就经历一次这样的矛盾和痛苦。”
写她们时,梁衡其实已是中国最高文化机构里的官员。可他仍以“我这个记者”来自报家门。
“品格又高尚得令人心颤。”
“心里就经受一次这样的矛盾和痛苦。”
梁衡的百姓心,还需要再强调么?
“土炕,我下意识地摸摸身下这盘热烘烘的土炕。这就是憨厚的北方农民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是北方民族的摇篮。”
“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梁衡将土炕与北方农民的关系一语中的写到了根子上。
另一篇的题目,干脆是《事业便是你的宗教》。其实这一篇的题目,我觉得还莫如改成《教学就是你的宗教》,因为,我想,在一位注定了要将一生奉献给一所中学的女性,她的头脑里大约已没了什么事业不事业的意识。教学之于她,已纯粹化了只是教学这一件事了吧?
他写道:“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勾勒出你端庄慈祥的剪影。我感觉你脸上漾起微笑,也伤心地发现你脑后散着几缕白发……”
他写道:“大凡世界上的事太普通了倒反而很难。做一个纯粹的普通人难,为这样的人写篇稿也难。这种负疚之情一直折磨了我好几年,你的形象倒越磨越清晰。于是我终于动笔写下这点儿文字,不算什么记述,只是表达这一点儿敬意。”
我读梁衡以上散文的第一感觉是,与他的“政治抒情散文”(我是将他的那种极有分寸的议论也视为抒情式议论的)相比,笔调由严谨而变得异乎寻常地温暖而且那么谦卑了。
我认为,有一个梁衡的心灵真相肯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只要一见到一想到中国“纯粹的普通人”们,就似乎心生一种惴惴不安的负罪感。仿佛他是官员所坐的小汽车,径直开到了中国“纯粹的普通人”们咄咄逼人的贫困之境,他却又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所以,也只有“表达一点敬意”而已。如鲁迅所言, “而已而已”。
在他送给我的第二本书中,第一辑便是“壮丽人生”。在这一辑中,梁衡将他笔下的“纯粹的普通人”,与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马克思、列宁、居里夫人等编在同一部分。其对中国一些品质高尚的“纯粹的普通人”们的敬意之大,又不言自明。
我愿中国对于“纯粹的普通人”们心有这一种情愫的官员多起来,再多起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我愿中国爱读书的官员多起来。
故我眼前每浮现深夜持笔沉思的梁衡的身影。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 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1179年,他从湖北调湖南,同僚为他送行时他心情难平,终于以极委婉的口气叹出了自己政治的失意。这便是那首著名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据说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门事”,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遭忌被打入长门宫里。辛以此典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确实,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滥了的题材,有哪一首能这样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
但是南宋朝廷毕竟是将他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辛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倒是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谐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水调歌头》)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 “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诗,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的吗?
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有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集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探讨与争鸣
问题讨论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苏东坡《前赤壁赋》“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就是这样的物质,时刻都在发光放热,时时刻刻都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一个原子里。因为镭射线的辐射,居里夫人美丽的容颜隐退,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的学者,变成了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也变成了科学史上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
答疑解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学习与训练
①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
②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这个讲台。玛丽•居里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里。
③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满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从这一点开始。她以25岁青春难再的妙龄,面对追求者如潮而不心动。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④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发现镭的那一刻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荣誉、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可以躺在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的释放。爱因斯坦说“在世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能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实,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从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⑤一般人要做到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于是她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文章第4段说“人有多重价值”,这“多重价值”包括哪些?整合文中的语句表达。(不超过20个字)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哪种价值?(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多重价值包括 ,
居里夫人追求的是 价值。
2、文章末段说到“两个自知”是指哪两个自知?请结合全文概述。(4分)
答:
3、请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丰富含义。(6分)
(1)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答(1)
(2)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放射性无素镭的发现,在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b、文章第二段中对居里夫人的外貌进行了形象的描写,目的是为后文表现居里夫人不为外形美丽所累,崇尚理性美丽作铺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爱因斯坦盛赞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著名人物。
d、本文语言朴实,却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是因为文章列举大量体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事实(甚至细节),再辅以精练又不乏生动的描写和深刻透辟的议论。
e、综观全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标题的深刻意义在于“赞扬居里夫人超越常人的美丽而庄重的形象虽经百年历史的尘封,也依然散发着迷人夺目的光彩”。
1、“多重价值”是指“以形售貌,以勇逞力,以心用技,达理用智等价值(2分),居里夫人追求的是“达理用智,不懈科学创造”的人生价值。(2分)
2、她知道只有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是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达理用智,为人类造福。(一点2分)
3、(1)今年是居里夫人宣布“发现放射性镭元素”这一伟大成就100周年的年份,所以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1分),又因为居里夫人不为自己的外形美丽所累,孜孜以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所以使今年这一特殊的年份又添一份美丽。(2分)(意合即可)
(2)这一出自《老子》的名言在此表明:真正伟大的人物是淡泊名利的,他们静静地思考,默默地进取,也只有这样,才有达到智慧的高地,获得永久的成功。(3分)
4、c、e
阅读梁衡的《郑板桥愿当“走狗”》,完成1~4题。
郑板桥(郑燮)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他家境贫寒,四十三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几任县官,后因为民请得罪了豪绅,也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使养官回家,以卖画糊口。他一生酷爱画竹;曾有题画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其品行高洁,为后人所乐道。但有谁知道这么一个刚直不阿的人却又愿意给别人当走狗,他曾为此专门封了一方章:“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徐青藤名徐渭(1521-1593),号青藤道士,是明末水墨花卉大写意画派代表人物。
走狗这个词,因常喻坏人,使人一见使恶。其实就本意而讲,便是忠诚老实,绝无二心。人要治学不可无师,学路伊始,便有一个对师长、对知识的态度问题。当我们对于一种知识还处于启蒙阶段时,必须诚心诚意,如孩童之对父母,小学生之对老师,是需要一点绝对信任和崇拜的。没有这种感情与心理便断然学不进去。对于一种学术观点,一种流派,一种技艺,首要的学习掌握。只有在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批判和创造,才可能出于蓝而胜于蓝。马克思之于黑格尔哲学,鲁迅之于进化论都是这样。正因为他们开始学得深,以后才批得透,才能创新。所以对新学者来说,忠师是极重要的,同时对所学的知识,也必须有一种相信与忠诚。这既是态度问题又是方法问题。正像练气功,你不相信就不能入静,也总不会见效。你要学一种东西,首先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相信它,是否确实认为它好。认为有必要学,是不是如饥似渴,专心诚意.看来拜师学习还是要有一点“走狗精神”。
其实,名人治学自比走狗的何止郑板桥一人,齐白石就曾治过一方印,其辞曰:“青藤雪个(吴昌硕)远凡胎,老缶(朱耷)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转来”。1859年,当达尔文的《动物起源》一书问世时,美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立即认为这是最进步、最科学的观点,他不顾教会势力的压迫,马上宣布“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我正在磨砺我的爪牙,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著作”,甚至“准备接受火刑”。以后他果然在教会的咒骂围攻中进行了长期的、英勇的论战,发表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等书。在保卫这一伟大学论的斗争中,赫胥黎甚至比达尔文本人起了更大的作用。鲁迅先生说:“便是狗吧,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如赫胥黎就是一匹有功人世的好狗。”并赞扬他“以渊博的知识,警辟的文章,东冲西突,攻陷了自以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的最后堡垒。”造些名人在自己所崇拜的老师和认定的真知面前,以“走狗”相比,并不是什么鄙溅与耻辱,而恰恰是一种伟大的谦虚,是作为一个学者最起码的美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当然,我们今天这样讲,绝不是要学生育目地崇拜老师而永不创新。就是这几个以走狗自比的学者也是极反对这样的,郑板桥就主张艺术要熔铸古今,着意求新。齐白石则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赫胥黎对达尔文当时一些次要的视点,也是有保留的。但是,他们都懂得首先要以竭诚之心去学老师的精华。
1.郑板桥的“题画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二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作者引郑板桥的“题画诗”目的是()
a、表现竹子的根牢、茎直、质地坚韧和刚劲。
b、表现郑板桥品行高洁、刚正不阿。
c、既表现竹子的特点,又揭示郑板桥的品质。
d、以此作为铺垫,引出郑板桥愿当“走狗”“的论题。
2.“正像练气功,你不相信就不能入静,也总不会见效”此句论证了()
a、忠师是极重要的。 b、学习一种东西,必须相信它,并且专心诚意地学。
c、只有学得深,才能创新。 d、不相信气功,就不会见效。
这里,论点和论据之间运用如下的论证方法联系起来()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反面论证 d、引用论证。
3.文中“走狗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列举了有关齐白石、赫胥黎的事例和鲁迅的评述,目的是什么?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比拟,d
2.b;a
3.作为新学者,既要忠师,又要相情和忠诚所学的知识。
4.说明名人治学自比走狗的不止郑板桥一人,许多名人治学具有以走狗自比的谦虚美德,他们具有一个学者最起码的美波一谦虚,拜师学习要有一点“走狗精神”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458.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