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等奖】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理解“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试着运用。情感目标:体会文中科学精神的内涵,受到启发并思考科学精神对自己的影响。二、重难点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并试着运用“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三、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理解“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等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明确课文提出的观点,概括课文列举的三个具体事例。情感目标:对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感兴趣,愿意去探索。二、     重难点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理解“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等词语的意思。明确课文提出的观点,概括课文列举的三个具体事例。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题引入 (培养质疑能力;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谈论自己的见解及疑惑 3、梳理问题(预设): *“真理”是什么? *必须要提“一百个问号”才能找到真理吗? *课文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1、读课题 2、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或疑惑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达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正音,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2、指导生字的书写。 3、引导学生再次读书,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表扬好的解词方法。(预设) 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4、引导学生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这个观点出现在课文哪里? *作者运用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吗? *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你能试着给课文分一下段吗? 1、主动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评价。 2、交流对生字的识记方法,提醒大家要注意的生字。 3、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伙伴交流并解答。 4、三读课文,先自己试着理清脉络,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向大家汇报。   三、总结读文收获 (激起继续探究的兴趣) 1、引导学生交流读懂的问题,试着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读懂。(预设) *怎样才能提出“一百个问号”? *是不是只要提出“一百个问号”就一定能找到真理? 1、先自己思考,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2、思考、交流。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试着运用。情感目标:体会文中科学精神的内涵,受到启发并思考科学精神对自己的影响。二、重难点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并试着运用“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复习;激趣)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回忆本文的观点,总结写法: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而且以观点命题,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讲一个在生活遇到的,很感兴趣但不知道答案的“为什么”,并思考自己没有从中找到真理的原因。 3、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寻找真理的道路到底该如何走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 1、读题,回忆课文的观点以及观点出现的地方。 2、回想生活中的问号,进行交流,思考自己没有从中找到真理的原因。(预设) *没有继续探索。 *知识能力有限,不会解答。 *没探索出来就放弃了。 *不知道该怎样去寻找答案。 二、研读课文,受到启示(理解观点含义,体会写作方法) 1、文中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来解释、证明这个观点,它们分别是什么?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点拨: *这些现象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司空见惯”。           3、看来要想找到真理首先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可是我们也观察、思考了,为什么却没有找到真理呢?从“问题”到“真理”的道路该如何走呢? 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三个具体事例,看看他们发现现象后都做了些什么,是怎样一步步找到真理的。请画出有关的语句,想一想:你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发现了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下面打上着重号,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想法或感悟。 点拨:这一连串的问题就叫“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反复的试验与研究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寻找真理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做支撑。 4、至此,寻找真理的道路你找到了吗?谁来概括地讲一讲?       5、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各指什么,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6、在科学史上,从细小的生活现象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引导学生举例。思考这些事例对自己的启示。 指点写法: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别人理解并认同自己的观点。 7、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到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指点写法:课文最后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令我们印象更加深刻。 1、默读课文,找到课文列举的三个具体事例,回顾它们主要讲什么。 2、再默读课文,发现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预设: *它们都是讲科学家发现真理的。 *它们都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事例中的人物都是从生活中的小现象发现真理的。 3、根据阅读提示潜心读文,发现从“问题”到“真理”的道路: “一连串的问题”和“反复的实验与研究”                         4、从事例中概括寻找真理的过程:先关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地发问,不断地解决疑问;最后,找到真理。 5、读第二自然段,明白这一段是对观点的解释,思考“?”和“!”各指什么,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6、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事例。思考这些事例对自己的启示。     7、读课文,找到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总观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总结写法:先提出观点,再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证明观点,最后重申观点。 四、小练笔(学以致用) 1、引导学生写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是成功之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注意:描述的具体事例一定要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例的描述要能突出重点。 2、评读一篇小练笔,指导学生如何修改 1、根据小练笔的提示进行练笔。               2、听评小练笔,知道应该从“描述的具体事例一定要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例的描述要能突出重点。”两方面来修改。   五、作业 出示作业: 1、跟伙伴交流自己的小练笔,进行修改。 2、摘抄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再找一些类似的科普故事读一读。 读作业 12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关注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具体事例发现问题          不断解疑                    !!!!……            !                重申观点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34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