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⑴ 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⑵ 交流要求:
     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⑴ 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⑵ 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⑶ 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
    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 “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12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9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