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思维导图|25、伯牙绝弦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顺、读懂、悟情、惜谊
2、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背诵《马诗》
2、闭目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问,脑海里出现什么?(学生随意谈)
3、师:这首曲子来自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战国时期的楚国一个千古流芳的故事。
二、读顺
1、板书题目,指名读,齐读。
2、自由读课文,问:读后觉得古文读起来怎么样?(难读难懂)指名读。
3、师带读。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读懂。
1、师:故事中主要写两个人物,出示图片(伯牙、钟子期)
2、学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指名读,师问:你读时突出“善”字,能讲一下,“善”字是什么意思吗?(喜欢、擅长)板书:善鼓、善听。
2)齐读。师:下文何处可见“善鼓、善听”,请画出来。
3、学第二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1)指名读,你突出“志”字,“志”字是什么意思?(心里想的)齐读。
2)指名读,“曰”是什么意思?“善哉”的“善”和“善鼓、善听”意思一样吗?“善哉”是什么意思?(不一样,是好啊的意思)齐读。
3)指名读,你为何重读“峨峨”,(读出高山高大挺拔样子)齐读。
4)指名读,“兮”字和“峨峨”应连起来读,你做到了。“兮”是什么词?“哉”呢?短短的一句话,连续用了两个叹词,你体会到什么?(钟子期对伯牙的欣赏)齐读。
5)指名读,你为何重读“泰山”?(泰山巍峨挺拔,应该重读) “泰山”后面用的是什么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要重读)注意感叹号。指导:所以呀,想要读出古文的节奏,读出古文雅气,就要注意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和标点符号中蕴藏的情感。齐读。
4、学第三句: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指名读,为何突出“洋洋”?(读出江河宽广无边的感觉)齐读。
2)拓展:
   师述:伯牙继续鼓琴,(出示幻灯:皎皎明月,潇潇春雨,依依杨柳……)志在明月,……学生:钟子期曰:“皎皎兮,若明月!”……
5、学第四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述:高山也好,流水也罢,不管伯牙弹奏什么曲子,念在何处,志在何方,钟子期都能理解,都心底里表示欣赏和赞叹。于是有……学生齐读第四句。
2)指名读,“所念”是什么意思?(弹琴时所想)板书:所念
指名读,为何强调“必得”?(突出钟子期的“善听”,突出对伯牙的理解与欣赏)板书:必得(理解、欣赏)   齐读。
3)述:做为当时的音乐家,做为楚国的宫廷乐师,但自己的琴声一直得不到楚王真正的欣赏,到不到大臣们真正的理解,想不到在宫外山野里却遇到以砍才柴为生的钟子期,并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欣赏。他此时的心情如何?(激动不已,惊喜若狂,喜出望外,高兴万分)
述:伯牙立刻站了起来,紧紧地握住钟子期的手说:(知音、知己、奇才,我们做朋友吧,我们结拜吧……)
6、学第五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述:于是,他们相约明年此时此地再次相会。第二年,伯牙满怀喜悦,故地重游,但是不见钟子期本人,等待他的是钟子期去世的消息,是埋葬钟子期的一堆黄土。他泪流满面,在钟子期的坟前弹起琴来……听古筝曲……问:从琴声什么地方中体会到什么?(悲哀,悲痛欲绝,悲愤)  齐读123
2)述:曲终,伯牙抽刀刮断琴弦,高举瑶琴在钟子期墓前砸碎,从此一直到死,再也不鼓琴。
3)指名读,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人能算是自己的“知音”?板书:知音   齐读。
四、悟情
1)对于伯牙绝弦,你有何看法?(于音乐琴艺谓可惜,于个人情操可敬,于纯洁友谊可歌。)
2)为了赞颂他们,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创作了《高山流水》,听《高山流水》,齐读全文。
3)人生苦断,知音难觅。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几人?请记住这个千古流芳的故事,记住俞伯牙和钟子期,记住他们之间纯真的友谊。
五、作业
1、理解古文大意,会讲故事
2、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        钟子期
善鼓琴       善听
所念         必得(理解、欣赏)
    谢知音

伯牙传说
蓬莱移情
     伯牙向成连学琴三年之后,成连对他说:“我只能教会你弹奏琴曲,如果进一步要做到把感情贯注在演奏之中,还必须向我的老师方子春请教。”成连用船把伯牙带到了蓬莱山上,并对他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吧,让我去为你请方子春老师。”成连划船去后,只剩下伯牙独自一人留在荒寂的海岛上,只听到风声和波涛的声响,他恍然醒悟道:“原来这就是老师在教我移情啊!”于是抚琴弹奏起来,创作了琴曲《水仙操》。曲终之后,成连驶船而来,把他带了回去。从此,伯牙的琴艺誉满天下。
对马弹琴
     楚王派人把伯牙召进宫,让他做了一名宫廷乐师。
     一天,楚王君臣饮宴。席间,有人提议叫伯牙弹琴助兴。伯牙来到宴会上,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楚王宫中,自己仅仅是个玩物,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的践踏。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在这些大腹便便的人中,究竟有没有知音?
    伯牙闷闷不乐地退出宫外。满腹心事地踱到马厩。几匹为楚王驾车的马正在那里吃料,看见他来了,一齐抬头亲热地嘶叫了几声,好象在和他打招呼似的。伯牙见马,心里有所触动,他想:既然人不懂琴,我就为马弹奏一曲吧。他很庄重地焚香操琴,席地而坐,边弹还边唱:“琴艺再高啊无知音,知音难觅啊奈我何!”一位马夫听见了他的歌,就牵了一匹马,走过来对他说:“先生,这儿不是你久留之地,快到别处去吧!”伯牙被马夫一指点,翻然醒悟过来,随即收琴上马,直奔晋国去了。

子期听琴
      伯牙投奔到晋国做了官。有一年中秋之夜,伯牙出使楚国,归来的时候,被风所阻,路泊汉阳江口。不一会儿,风停雨住,江浪平息,月光照得江面波光粼粼。伯牙不觉琴兴大发。他焚香取琴,调弦定音,弹了一曲《叹颜回》。正巧,被岩下躲雨的子期听见了。子期是一个有很高的音乐修养的人。他因不愿做官,隐居打柴为生。123
       伯牙开始瞧不起子期,以为在这荒山野岭的偏僻地方,未必有真懂音乐的人。但子期振振有词地辩驳说:“大人错了,如果荒山野岭处没有听琴之人,那么,这更深夜静的大江边,又怎么会有弹琴之人呢?”伯牙见子期出言不凡,就有心试他一试。他把子期请到船中坐下,让他听琴发表议论。伯牙闭目凝神,弹了一支曲子。子期听了说:“好啊!就象站在巍巍高山之上。”伯牙暗暗点头,这首曲子正是《高山》。伯牙不动声色,接下去又弹了一曲。子期听了说:“妙啊!这回就象那滚滚不息的江水。”伯牙惊讶了,因为他弹的正是《流水》。伯牙推过瑶琴,和子期推心置腹地交谈起来。两人意气相投,互相敬重,就在船中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仍在汉阳江口相见。
      一年过去了,伯牙前来赴约。不料却听到子期的死讯,伯牙悲伤已极。在江边子期坟前,他弹琴而歌:“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而后,他抽刀断弦,把琴在墓碑上掼成几截,发誓至死不再弹琴。因为,世上再无人能够欣赏他那美妙的琴音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18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