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学科

语文

姓名

李留丽

课题

    最后一头战象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知识链接: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日本军国主义者野心勃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岛;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1942年,日军侵占菲律宾、缅甸……日军一次又一次挥舞战刀,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燃遍整个东亚。
    1943年,当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双版纳时,象兵们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帜。现在,让我们回到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感受那英勇惨烈的战斗场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学习目标

课文相应的重点

 

 

案: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7段和第14段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威风凛凛、漫不经心、泣不成声、横遭不幸、长途跋涉、浴血搏杀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4、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过程

板书: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谁来谈一谈对大象的了解?看来大象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本文作者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是他在192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注意检查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缀、泣、镌”几个字读得是否正确。  

2、你对文中不懂的词可以提出来。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浴血捕杀、泣不成声。”  

3、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是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4、通过课前的预习,这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忠诚、坚强、英勇”‘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整理。)  

小组合作学习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展示交流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精读示导

品读课文。
(三)打洛江畔 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 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
②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          ;也许                     ;也许                     。)
③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
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四)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
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课堂检测

1、听写词语:  

日寇、劈柴、埋葬、阵亡、喘息、香蕉、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形近字组词:  

 寇(          )缀(           )箩(       )捕(       )  

 冠(          )辍(           )萝(       )膊(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  

 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          )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  

 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  

 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课堂总结

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其次,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我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嘎羧,了解嘎羧,体会一个英雄的高尚情怀。比如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 “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结合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们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1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