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一等奖】《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的熏陶,让学生在人文情感的冲击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者抓住时机进行恰当地点拨和调控,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动物的三篇文章,初步感受到动物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帮助,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分析:
《老人与海鸥》一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教学策略:
1、把学习重难点定位于“感受情感、揣摩写法”这两方面,对教材作了两条线索、两个板块的处理:一条是感受情感之线,一条是揣摩写法之线;一个是老人爱海鸥的板块,一个是海鸥爱老人的板块。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两条线索交融得天衣无缝、两个板块不漏痕迹地衔接和过度。
2、巧妙地设计板书,清晰地反映两条线索、两个板块。
板书:
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
老人      与     海鸥
念(爱)
3、  布置学生课前了解海鸥的相关科普知识,搜集“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从而激发情感,引起共鸣。
教学媒体: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解思路
1、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老人与海鸥》,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述了: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1234
2、师:想一想文章在叙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中,哪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老人喂海鸥、老人唤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念老人的画面。
师总结:是啊,课文是按照两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写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第二部分写海鸥念老人。是呀文章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以后,我们在拿到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时,侯老师认为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海鸥念老人的部分,这个念字可以换成“爱”字。
二、入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爱
师: 同学们当海鸥看见老人的遗像时,表现出这么多意想不到的情境,那是要表现心中无限的爱,那是一种不忍、不舍、更是一种不愿。可是今天代替老人来到这翠湖湖畔的,只有这一张无声的照片。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这翠湖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出示: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一生读)
师:看都这样的一幕我们惊呆了,赶忙给海鸥让出一块空地来。
出示: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一生读)师:老人默默的注视着这些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日的儿女们
出示: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一生读)
师: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出示:海鸥们向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齐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入境,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
( 1、)老人喂海鸥
师:同学们要想了解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到老人的生前去看一看。翻开书的前一部分,大声自读老人喂海鸥的部分,看看他喂海鸥和别 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把关键词画出来。
师:画完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
出示: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说一说你的词是什么?
生:“很小心”说明平时人们随手放一下。
   “退开一步”说明老人给海鸥足够的空间来吃食物。
师:他们画了很小心、退开一步你画了什么?
生:“搓起嘴”说明呼唤引起注意。
2、师:看老师画了一个词饼干丁,你们有了什么想法?有何老师画的一样?你一样说你的想法。
生:别人都是整块的仍,而老人使用饼干丁。
师:是呀老人不想别人一样是一整块一大块的仍,而是很小心的用饼干丁。
   同学们在饼干丁身上还有一个故事呢?
出示: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香烟。1234
师:看到这样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宁愿自己少花钱也要给海鸥买吃的。师:饼干丁身上折射出老人对海鸥的爱,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一处描写老人生活简朴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生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这段话中几次写了褪色,(3次)可以看出
生:老人用不多的工资给海鸥买食物自己练新衣服都不舍 得买。
3、师:这是一个喂海鸥而 宁愿自己生活简朴的老人了,小小的饼干丁却有着浓浓的爱意
  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读出这背后的爱。(生自读)
师:同学们学习中抓住几个关键词多问几个为什么,高年级的同学就要这样去阅读去思考。好,现在理解了老人的想法,好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好请坐,读的时候如果我们的脑海中能够想象着些画面我们会读的更好。这样老师读一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想想老人喂海鸥的情景。
师读
师:在老师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不用告诉我让我们尽情的读出情品出味,我们一起来读(齐读这段)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乐谱,此时此刻了仅仅是有声有色吗?
生:它不仅仅是有声有色还是有情有义,还包含了老人对海鸥的爱。
(2、)老人唤海鸥
 师:是啊,老人对海鸥的爱不仅仅体现在老人喂海鸥的场景中,还体现在
生:老人唤海鸥的场景中。
师:你能读读这段吗?
生读: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好!大家都自己试一试?
生(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抑扬顿挫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呼唤得多到位呀!你来。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抑扬顿挫的味道非常浓!(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这位老人又是怎样亲昵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而且还亲昵得变了调?
师:自己试试。
师:可能我们的年纪轻了一些,感受有所不同。
但从这些名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老人很喜欢这些海鸥。
生:老人爱海鸥。
师:是啊,老人呼唤海鸥用的是地方话,也就是昆明的方言。虽然我们对当地的方言不甚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人呼唤海鸥,一定充满了?——爱!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几句话吧(齐读)
(3)老人谈海鸥
师: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自己的儿女。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海鸥就是老人的子女。老人逢人便夸自己的子女,老人怎样逢人便夸的?我们拿起书来,找到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读一读。 
(学生自读)1234
师: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老人的这些儿女海鸥们。
  生齐读: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四、想象写话,深入品悟
师:在老人与海鸥相处得着十几年了,这份浓浓的爱,这份割舍不断的情,始终萦绕着他们。假如你是老人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老人你会对他说什么?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相依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完成下面这首小诗。
我是您
曾经喂养过的海鸥,
我想对您说(                      );
回忆着
跟“儿女们”相依相伴的日子,
我想对你们说(                )。
愿老人和海鸥——
永远相依相伴!
找生汇报
五、扬情寓意 升华情感
师:如今昆明市民为了纪念这位衣着简朴爱鸥情深的老人,在翠湖湖畔铸了一座铜像,每到海鸥飞临翠湖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他们喂食。而海鸥呢也没有忘记这位与他们相依相伴的老人,时常飞到他的身边向老人倾诉着自己心中的思念,老人虽然故去,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永远在人们心中传承。
   让我们永远
记住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记住他的这些儿女们---海鸥!
记住人与动物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05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