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青山不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风雨同舟、肆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重点难点: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一、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第十五课,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了人类应该热爱和珍惜土地。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你又将获得哪些启示呢?
二、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是吗?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的字、词、句预习情况。
(1)字词检查
1、土炕 肆虐 盘踞  淤泥
2、治理 参天的杨柳 归宿
3、风吹沙起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如臂如股 绿风荡漾
第一组强调:炕与坑的区别; 虐字的写法:踞的读音。
第二组注意:参和宿的读音并掌握其他的读音;区分治和制。
第三组要求: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掌握和他们意思相近的词语和类似结构的词语。
(2)句的检查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第一句话掌握修辞手法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二句话要求读准,特别注意断句,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新授:
1、过渡:字词句同学掌握的很扎实,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a、把握文章主要内容b、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把课文多读几遍,有人说读书就是煮书,煮书就是把课文读熟,熟烂于心,熟的像老师这样可以不看教材。注意一边读一边结合阅读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好,在老师刚才的这段话中,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要求?(这一环节启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自由读书
过渡:读书有时要把薄文读厚,有时要把长文读短,概括主要内容,就要把长文读短,这是一种概括能力。来,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概括主要内容
过渡:是啊,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因此,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出示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请几名学生来读,再一起读。
2、过渡: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到底怎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结合手中的资料。可以从社会大环境、自身家庭小环境、时间、数量等多方面来品读这为普通的山野老农。
 学生自由学习
提示学习要求: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适当的画画、记记,让我们的智慧在静思默想中得以提升。
学生自由学习
过渡:现在是交流的时间也是资源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来。谁能从社会大环境方面加以说明:
(1)抓住大环境险恶:
到底怎样险恶呢?结合手中的资料和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总结:是啊,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冻,风起土满天”之说啊。同学们,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不管(),不管(   ),不管(   ),他都(   ),他都(),他都(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12
来,把你的感情送到你的朗读中。
(2)抓自身家庭小环境艰苦:
a、抓老人每天的生活: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老师引,这就是老人全部的生活,老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就在于(   ),就在于(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b、抓住关键词65岁:同学们65岁,这个年龄已不再年富力强,不再青春焕发,65岁这个年龄应该(   )、(  )、( ),而这位普通的山野老农却(   )、
(  )、(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过渡:老农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信念之坚,决心之大,真是无与伦比。同学们让我们再从时间、数量方面加以说明。
a、时间:15年
15年啊,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分分秒秒,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严寒酷暑,同学们当满天的星斗还未褪去时,老农已(  ),当日上三竿时,老农还在(),当月亮悄悄爬上天幕时,老农依然(),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b、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3700亩林网,这有多大?能植多少棵树?
老师介绍:据相关人士介绍3700亩相当于我们汪清一小操场300多个,以两米一棵为间距大约能植15万棵左右。
面积之大,数量之多,怎能不让人感受到他意志之坚啊?
来,带着我们的感受再一起读。
过渡:他开辟了绿洲,创造了奇迹,这就是命运的选择,这就是生命的归宿。
3、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请同学自由读,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预设a、“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b、“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过渡:问得好,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学生汇报
过渡:同学理解得不错,可是老农真的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学生归纳
过渡:老人的所作所为就只能用这三个理由来概括吗?是啊,在他创造的奇迹中,在他走过的足迹中,留下的串串印痕,这一切的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过渡:老人创造的奇迹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山野老农让我们领悟到(  )。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及本节课你所获得的启示。
相机提升学生的情感认识。
四、总结:
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让我们一起深情的读课题。
五、 作业:
作业:你如果有机会来到这座青山,看到老人创造的绿洲,你会从心底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以“是啊,敬爱的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为开头,把想对老人说的话写下来。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81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