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说课稿_《少年闰土》说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第六组的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习本课,要求学生能根据所提示的问题快速思考,做到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同时对“其间、无端、如许、素、希奇”等难以理解的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学会13个生字,认读8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快速读文,初步了解人物特点,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可以通过查字典、讨论或是在朗读中加以理解。通过文中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掌握写法,学以致用。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教学重点: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理念:从教学插图入手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少年闰土与“我”难舍难分之情,再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让他们设想30年后再见面的情形,然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阅读有关“我”与中年闰土再次见面的片断。
   本课需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解决生字、生词;第二课时通过仔细读文,了解闰土这一人物特点,体会作者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流程设计与原理
(一)明确目标,探究交流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要从他的动作、语言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之后,带着问题自由读文。通过对课文几件事的研究,由表及里地体会到闰土的性格特点是: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朗读中的语言感受能力,又是一种学法的引导。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为什么把看瓜刺猹的闰土写在篇首。这个问题会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作者的写作方法及思想感情移植到脑海里,使机智勇敢的闰土形象深入人心。
(二)研读重点,随机点拨
课文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如:“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还有:“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五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这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教学中,让学生把这些难句划出后,依次按“质疑——点拨——理解——再读”的方法实现对难点的突破,遵循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学生朗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含义深刻的词语到语句的理解,实现由点到面的提升。
(三)结合插图,引导想象
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是广阔的,想象是丰富的。在教学中,多为孩子们创造想象的条件,那么得到的就可能是撬起地球的“支点”或“杠杆”。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我”与闰土离别图,想象他们的对话。这是“情”与“知”的交融,只有学生理解了课文,才会想象出“我”与闰土的对话,体会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思考,尽情想象的空间。12
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学生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让学生想象30年后闰土的样子,然后将它写下来。那个出身卑微、项戴银圈的闰土形象已深入人心。因此,无论怎样的想象都不会偏离这一点的。这需要老师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通过对课文空白点的挖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及人物的情感,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
循着学生正常的思维轨迹,让他们设想30年以后“我”和闰土再见面的情景,然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阅读有关“我”与中年闰土再次见面的片断。巨大的反差会激起学生心中的疑问:现实中,“我”和闰土30年后相见的情形,为什么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呢? 从而产生再读书的愿望。
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曾说:“职业的读书由于勉勉强强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读书则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学生只有心理上产生需要时,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读书中。
板书设计:              20少年闰土
                 看瓜刺猹   雪地捕鸟     机智勇敢
                                         聪明能干
                 捉跳鱼      捡贝壳      知识丰富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7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