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一个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自觉地在字里行间体会文章真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2,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谁说的 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回去再读一读,直到读通了,读顺了,读满意了为止.
2,出示词语一:
瘦削 嗫嚅 枯蔫 茫然 竭力 宽厚 拽着 溜之大吉
指名认读.再抽一个你认为有可能读错的同学认读.
齐读.注意读出词语的韵味,两个词之间要适当停顿.
3,出示词语二:
尴尬 张皇 泰然 从容 疑惑 流连忘返 羞愧不己 刻骨铭心
怒目圆睁
(1)指名认读.
(2)有没有注意,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3)这些词语都和心情有关,读课文时,对这些词语都要特别注意,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定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齐读词语.
4,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心动,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那些句段.
5,交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让你心动的语段.(教师注意正音,特别是多音字,随机点评)初读课文时想一想哪些情景,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个很好的习惯.
6,把你最爱读的,读得最好的语段读给同桌听,真心诚意地夸一夸对方.(能得到别人的夸奖,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其实能让自己更快乐.)
7,"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谁说的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读有关句子.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要妹妹把马草提进去时说的;第三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8,那是一匹怎样的马 谁来说一说 (根本就没马,那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9,年轻的摊主为什么要说谎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别饿坏了那匹马",我们知道,原本无马,年轻的摊主却假称有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地体味,去揭开这个谜底,好吗
二,自主探究,潜心会文.
1,默读课文,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在关键处做上记号.
(1)交流:
★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一"愣",一"亮"都可以看出摊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作出的考虑.)
★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听见没有 快把马草提进去!"
(从小姑娘"茫然"的眼睛看出妹妹的不知情,哥哥"命令"的口吻也可以看出哥哥不容妹妹辩解,想掩盖什么.)
★"别别别……"他急了.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阻挡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从"拼命","想拦住"可以看出哥哥担心谜底揭穿后的紧张.)
(2)交流时出示相应句子,并指导朗读.
过渡:所有的这一切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原本无马,假称有马,叫妹妹收马草,妹妹岂能不觉得"茫然"难解 原本无马,假称有马,一旦让"我"进入后院,岂不底细尽露 原本无马,假称有马,为的是什么呢
2,读课文开头至11段.
(1)你们读懂了什么 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标点符号 是不是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新的体会 新的发现 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收获.12
(2)交流,体会一个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是年轻的摊主想让"我"安心看书,真是用心良苦呀!
3,此时,当我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 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我扭头冲了出来…… 忽然间我明白一切.
4,小练笔:忽然间,我明白了——
5,书读到这里,还有疑问吗
6,老师还有几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
(1)当父亲知道我装作选书,偷看几则故事,然后溜之大吉,说了一番话:"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细节写出来
(2)妹妹在这个骗局中起到什么作用 是不是可有可无
(3)现在也有很多的书摊,你觉得这些摊主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
三,总结延伸,充实内涵.
爱的种子已经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在每个人身上这样的故事必将会继续被演绎.因为每个人都明白只要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就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每人付出一点点善意,这个世界将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正如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愿这美好的明天早日到来!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5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