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别饿坏了那匹马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事例。
  【拟订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导入。
   2、质疑:本文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
  二、精读指导。
   自学课文:(1)本篇课文写了几个人?主要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3)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再读一读。
   2、分组交流。
   3、班级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1)他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
     (他为什么急了?)
   (4)“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这句话道出了摊主“撒谎”的原因,是不想伤害我,是希望我能继续看书,多么感人的谎话1读时要表现摊主十分诚恳的语气。)
   4、指导朗读。
  三、总结。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四、作业。
    搜集这样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出自两人之口的不同含义。
   2、掌握自学方法,能做到有效率地进行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自学,完成以下要求:
   1、初读,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扫除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
    (1)找出有关提示时间的词句,并根据这些给课文分段。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从此;有一次;这天傍晚;很久之后的一天。)
      (分段:11;2-3;4-7;8-14)
    (2)课文为何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题?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意思一样吗?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12
      (课文以这个善意的谎言为题,寓意深刻,串起全文,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觉得文中的残疾青年和“我”各是什么样的性格?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2、自由讨论,答案不强求统一。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忘返  身无( )( )  片甲( )( )  ( )( )大吉
     来之( )( )  ( )流不息    理直气( )    同心( )力
     ( )武扬威    废( )忘食    千( )一发    调兵( )将
  五、板书设计: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25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