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例尺|《认识比》教案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拍的照片吗?对,贸易节的情景一定还深深的留在大家的记忆里,数码相机把这一刻给定格了。我把这张照片放在方格纸当中,下面有两幅放大后的照片,哪一幅没有改变原来的形状呢?对。我们去照相馆放大照片,只是改变照片的大小却没有改变照片的形状,这里就蕴含着一个数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它。(板书:比)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提问:果汁与牛奶杯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怎样表述呢?
师:我们已经会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
2.教学例1
用比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学例1,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多读两遍。
(1)学生自学课本
(2)学生汇报。板书:
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记作2:3
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记作3:2
(3)质疑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需要向大家提醒的吗?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同样是2杯果汁为什么在这里作为比的前项而在这里却作为比的后项呢?)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3、教学例1后的“试一试”
(1)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2)学生汇报。
这里我们研究的都是两个相同数量的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不同数量的比。
4、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填表。
(2)你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求的呢?速度=路程÷时间,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怎么表示小军小伟所走路程和时间的比呢?
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
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揭示比的意义。
由此你能发现什么?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
(4)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5)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相同数量的比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而两个不同数量之间的比的比值表示另外一个量。那你能说出总价与数量的比表示什么吗?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表示什么呢?
(6)你会求比值了吗吗?抢答。
通过例1例2的学习,我们对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
5、教学例2后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三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请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表格中。
(3)老师把这份表格填好了,谁来读一下?全对的举手,对三项的举手,对二项的。
(4)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已经知道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有什么要求呢?那在写比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12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3比5,这个比你会读吗?这个呢?
三、练习
1、口答练一练。
2、小组合作大比拼。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大比拼环节。首先要求大家要共同合作完成。第二时间是二分钟,做好的就坐正,举起手来。看哪一组合作的最好。
汇报。第一小题全对的举手,第二小题全对的举手,第三小题……,三题都对的举手。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呢?
四、拓展练习
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都会了吗?接下来我们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比一比说一说
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对不对?你认为是多少?为什么这样改?
在比较两个相同量之间的关系时,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去比。
2.比一比做一做
同学们,请看这儿有两杯糖水。(电脑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和水重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1)你知道哪杯水甜吗?谁来说一说?
(3)你能配制一杯和第一杯一样甜的糖水吗?
3、你能用比表示今天来这儿上课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由这个比你还能想到些什么呢?
4、昨天老师要求大家找一找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请你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
五、总结
好,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那你能比的知识解释照片问题了吗?
六、了解黄金比
在拍摄照片,以及绘画的时候都会采用黄金比,这样会使作品达到最美的效果,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听说过黄金比吗?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观看大屏屏幕)
七、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今天的作业第一就是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生活中有关比的应用的具体的事例。第二,利用黄金比画一幅优美的图画。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772.html
相关教案
- 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和表面积|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卷第六单元_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期末复习要点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 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圆柱和圆锥(苏教版第12册教案)
- [打折销售导学案]打折问题导学案
- [数学总复习]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2)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 新世纪小学数学网六年级上册|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说课
- 【北师大版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什么意思_3、认识中位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冀教版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二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学生...
-
数学总复习_总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4)利息、折扣、税率问题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6、7题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问题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巩固生活中的税率、折扣、利息等问题解答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生活中的税率、折扣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学设计...
-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详细阅读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大家喜欢打篮球么?喜欢看篮球赛么?说到篮球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么? 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 3% 。 2、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条信息。大家认识红...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理|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 “轻叩诗歌的大门”,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 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
-
六年级实际测量教学反思|4、实际测量-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详细阅读
4、实际测量 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 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
-
分数除法应用题小窍门|分数除法应用题练习题详细阅读
练习一【知识要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课内检测】1,先填空,再解答 六年级一班有21人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想:根据( ),把( )看作单位1的量,( )×=( )2,一堆沙子,用去它的,正好用去15吨,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一辆汽车从...
-
[百分数的应用(四)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四)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41,p42百分数的应用(四)教学目标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
-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片段]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详细阅读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 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上升一些。 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 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视频]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 第二单元第三节。教材分析: 1、已经学习好了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