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总复习|总复习1(十二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3-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一) 整数、小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内容:教材57-59页整数、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一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小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2、 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进行小学数学的总复习,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学数学知识。
总复习共分七节内容安排,今天复习第一节整数和小数中的整、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整数、小数意义
1、 整理整数的概念。
提问:谁来数一数这盒一共有多少支粉笔?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板书1、2、3……)
提问:如果这盒子里一支粉笔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板书0)
提问:0和1、2、3……这些数我们都叫它做什么数呢(板书:自然数)
指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板书:整数自然数:0和1、2、3…… 自然数(小于0的)
想一想:自然数是整数,能不能说整数是自然数呢?为什么?(完整上述板书)
2、 学生练习
做“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在书中划出后,口答;第2题,口答。
3、 整理小数的概念
(1) 提问:第1题里的3.26和0.4是什么数。
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第3题里小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 自学教材
什么是小数?小数怎样分数叫?(板书小数)它与整数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57页回答后(板书:)
有限小数
整数“1”平均分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a=3,1415……)
追问:循环小数是什么小数
根据板书小结小数的意义和分类。
三、复习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
1、 复习计算千位和数位概念
出示小数3708.427
指名说一说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也依次每一位上的计数4位。
提问:计数千位“十”和“十分之一”所占的位置是什么数位。
指出:每个计数千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提问: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个数里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各是哪些数位?
2、 整理数位顺序表。
请同学们按照数位顺序,填写58页上的数位顺序表,并分清整数部分的数级。
同时用小黑板出示,一人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千位间的进率是几?我们学习的整数,、小数都几进制级。
说明:我们读数、写数时就要按照数位顺序表一级一级的读或写。
3、 复习读写方法
提问:整数怎样读数?怎样写数?
小数要怎样读?怎样写?
4、 学生练习
(1) 读出下面各数
4003 40034003 3043000000
指出:读整数时,每四位一级,每级按个级上的数读,并读出级名“万”或“亿”。
(2) 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五百 三千五百万三千五百 十二亿三千五百万
三人板演,全体练习,集体订正,指出注意点
(3) 做练一练4、5题
第4题指名读第5题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综合练习
1、 做练习十一第一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口答,订正。
2、 做练习十一第2、3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口答,订正。
3、 做练习十一第一线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口答,订正。
五、课堂小结
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知识要点。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教学后记:1234567891011
(二) 小数性质和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练一练,练习十一6-10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改写成指定的小数位数的小数或把小数化简。
2、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千位的数,或根据要求截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口算(指名口算练习十一第6题)
2、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数的改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
二、 复习小数的性质。
(1) 提问: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的性质的作用是什么?(板书小数的性质)
(2) 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写,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订正。
(3) 做练习十一第7题
指名口答
追问:为什么20末尾的0不能去掉,0.020里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会改变小数的大小吗?为什么?
2、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提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板书:小数点各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左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观察后指名口答
(3)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口答结果,说一说为什么?
(4)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填课本,集体订正
三、 复习数的改写。
1、 复习数的改写
(1) 做“练一练”第4题
提问:a、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b、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2) 归纳方法(略)
(3) 把3.24956保留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各是多少?
一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3、 做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教师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复习内容和方法。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9题。
教学后记








(三) 数的整除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练一练,练习十一11-18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正确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求两个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口算(指名口算课本第64页第11题)
2、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小数的意义,今天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特性的认识,掌握好数的整除的意义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二、 复习约数和倍数
1、 提问:什么是整除(板书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当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时,还可以怎样说?板书:
约数
倍数
2、 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说明倍数和约数的依存关系。
3、 学生练习
(1) 从小到大写出9的五个倍数
复习约数倍数相关知识(略)
(2) 写出18的所有约数
三、 复习质数合数
1、 提问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类,除0以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1234567891011
板书: 1
质数
合数
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口答:
(1) 说出比10小的质数和合数。
(2) 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各是几?
(3) 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78 51 23 57 91 90
3、 提问:你能把90写成质数相科乘的形式吗(板书)这里的因数叫做90的什么数?(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4、 做“练一练”第3题
练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四、 复习公约数和公倍数。
1、 学生练习
(1) 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指出最大公约数。
(2) 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五个公倍数,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什么叫做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练一练”第4题
集体练习,指名口答,说一说方法怎样归纳三种关系?
追问: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 复习
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1、 提问: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板书:——能被2、5、3整除的数)
2、“练一练”第5题
提问:这里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什么数?不能被整数的数都是什么数,
板书:偶数
奇数
想一想,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说说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七、 课堂练习
1、 练习十一和12题
2、 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5、16题、17题中(3)(4)
八、 课外作业:练习十一第18题。
教学后记:

四 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练一练,练习十二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法测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加深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并能验算。
二、 复习意义和法则
1、 复习整小数四则运算意义
提问: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
请说一说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什么?
(小黑板出示)
2、 口答说说下面各式表示的意义
2637+851 42-7.5 1.4×5 1.4×0.5 2.4÷12
3、 做“练一练”第2题
(1) 做第1小题
口答得数
提问: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整数减法和小数减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指出:归纳上面的法则
(2) 做第2小题
两人报演:齐练,分别做乘法除法,集体订正。
提问: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与整数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出:(1)方法(略)
(3) 注意点:小数点的处理。
4、 学生练习
(1)计算:2637+851 4.2-7.5 1.4×15 2.4÷18
四人报语,齐练,集体订正
(3) 做“练一练”第3题(口算)
注意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
三、 复习四则运算关系。
1、 整理四则运算关系。
让学生完成65页上的填充后说一说它们的关系。
2、 学生练习。
1、 提问:四则运算的这些关系有哪些应用?
2、 做“练一练”第4题
四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说一说验算的依据?1234567891011
四、 综合练习
1、 练习十二第2题口算,说一说想的过程。(一组一组进行)
2、 做练习十二第3题,真在课本上,说一说怎样想的?
3、 做练习十二第4题。
先口答估计的得数,再计算。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认识了哪些内容?
六、 作业
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后记:







(五) 整小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66-67页,练一练,练习十二6-7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口算
7.2+2.8 4×2.5 8×12.5 3×4
1-0.8 56+44 0.5×0.2 10-3.7
2、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今天我们学习整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会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方法。
二、 复习运算定律和应用。
1、 运算定律
(1) 出示66页表格。
提问:我们学地哪些运算定律?(板书填表)
谁能举例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填表)
(2) 指名板填,集体填表,集体订正。
(3) 谁来根据字母式子,说说每个运算定律是什么意思?
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不同在哪些地方?
2、 应用运算定律
(1) 运算定律有什么应用?
(2) 做“练一练”第1题。
四人板演齐练,说一说简算的依据和为什么怎样算。
三、复习运算规律
1、 出示66页下面两题:
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填符号,指名口答,说一说每个等式表示的意思。
2、 提问:你知道减法和除法计算,哪些情况可以应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吗?
学生答后老师指出(略)
3、 做“练一练”第二题
四人板演:各练集体订正,说一说数的特点和依据。
4、 做“练一练”第3题。
(1) 学生练习
(2) 说一说怎样想的。
(3) 归纳小结(略)
四、综合练习
1、 说说每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简便。
0.8+4.6+0.2+5.4 12.5×2.5×0.8×4
9.6-5.7+0.4 6.3×1.4+3.7×1.4
25×99 341-103 418+297
159+102 253-98 490÷35÷2
2、 改错
出示练习十二第7题
让学生改在课本上,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式题计算时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6题,后6题
外 作:练习十二第6题,余下各题
六、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67页练一练,练习十二8-12题,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复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以后,我们再来复习整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能根据数的特点灵活地运用简便运算。
二、 复习运算顺序。
1、 提问:在四则运算里,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2、 整理运算顺序。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7页后口答,板书: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
两级运算:第二级——第一级1234567891011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小括号里——中括号进而——括号外面
3、 做“练一练”
(1) 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 先做上面四题。
(3) 再做最后两题
集体订正,检查过程。
三、综合练习
1、 做练习十二第9题
(1)做第1小题
齐练,指名口答
提问:能先算1.5-0.5?为什么?
指出:在计算时不能简便运算的一定要按运算顺序算。
(3) 做后三题。
三人板演,各练集体订正。
2、 做练习十二第10题
先估算,再计算
四、讲解思考题
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根据甲乙两数的和是345,用什么方法做方便?
(列方程)
同学们课后完成。
五、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1是后竖三题,第12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二第11题前四题,第8题。
教学后记:
七、整、小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练一练,练习十三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小数应用题及其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推理过程和解题思路,正确解答整数和小数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整、小数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整小数应用题和它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提高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 复习应用题
1、 复习简单应用题
(1) 什么是简单应用题?(见课本),解题思路是什么?
(2) 例题说明:
a、 六年级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一共有多少人?
b、 六年级有48人,平均排成4行,每行多少人?
提问: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都是用几步计算的应用题?
一道应用题至少有几个条件和几个问题
指出:根据两上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要求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条件。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
第一道题为什么用加法,第2题是为什么用除法算?
小结(略)
2、 组织练习
练习十三第1题。
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哪些数量关系式。
3、 复合应用题
(1) 认识复合应用题
提问:谁能将上面两道应用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出示合并后的应用题。
提问:这是几步计算,是怎样编出来的?
指出:你这样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条的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板书,复合应用题)它是由简单应用题组合起来的。
(2) 提问:解答应用一般步骤是怎样的?(板书:(1)弄清题意,(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计算,(4)检验回答)这里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讨论得出,根据题意,正确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的方面一般有哪两种,各是怎样想的。
讨论:指名学生回答两种分析思路,老师板书。
从条件想起,看可以求什么问题
条件---------------------------------------------- 问题
从问题想起,我需要什么条件
指出:解答应用题时,用这种思考方法进行分析,一般就可以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提问:谁说一说,检验应用题有哪几种方法?
4、 组织练习
(1) 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第1题可以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到的?
指出:根据条件的联系,可以求一个相关的问题。
第2 题从条件想起怎样想,相互说一说指名学生说。1234567891011
指出:解答复合应用题, 有时可以从条件想起,找出中间问题,然后解答。
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比较这两题的相同点有什么不同,解答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第2题可以怎样检验。
(2) 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为1题需要补什么条件?为什么?
第2题从问题想起要怎样想(讨论)?
学生回答后,全体练习,再比较题目和解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略)
(3) 两种思路的小结,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综合练习。
2、 做练习十三第3题。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再比较解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
3、 做练习十三第6题。
(方法同上)
小结(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各是什么?
五、作业:练习十三2、4、5
外作:第7题
教学后记:

(八)整小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72页8——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小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便好地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2、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
(1) 5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
(2) 实际每天织布多少米?
(3) 五、六年级一共载多少棵?
(4)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多少台?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整小数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指导分析法:
1、 学生练习
出示题目:
车间要生产2400件农具,已经生产了1500件,剩下的3天完成,每天要生产多少件?
提问:从条件想起怎么想?从问题想起怎么想?
按上面的方法,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练习的教师进一步说明思考方法?
2、 做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读题,画出线段图,再填上关系式,再说一说接下去怎么想,再解答,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检验?
三、综合练习
1、 做练习十三题9题。
三人板演、订正,说一说每一步各求的什么?
比较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为什么不同?
2、 做练习十三第10题。
这两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
3、 做练习十三用14题
注意不同解法。
一、 课堂小结(略)
二、 作业:11-13题
教学后记:
九、 解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教材73-74,练一练,练习十四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小数有关知识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得意易方程(板书课堂)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 用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5)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路程——s 速度——v 时间——t)
(6) 乘法交换律。
(7)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后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要怎样写。1234567891011
2、做“练一练”第1题。
2、 做工练习十四第1题。
三、 复习解简易方程。
1、 提问:什么叫方程,举例。
2、 做“练一练”第2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3、 解简易方程。
(1) 做“练一练”第三题第一组
两人板演,各练,集体订正。
(2) 做“练一练”第3题第二、三组
(3) 做“练一练”第4题
学生列出方程,老师查问应该怎样想的?
四、 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 作业
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题第4题。
六、 外作:练习十四第3题前3题,而5题。
教学后记:
(十)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练一练,练习十四6-10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 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 比一个数的2倍多5是70。
(2) 一个数加上它的1.2倍是13,2
(3) 20乘以4的积减去一个数得11
(4) 一个数的2.5倍加上3个0.6是6.8
口答:板书,说一说列方程时是怎样想的。
3、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根据几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议程,今天这节课着重复习根据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同时还要能根据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术方法或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二、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1、 复习解题步骤。
提问:我们学过的列议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怎样?
(板书:(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答案)
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步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板书:关键:找等量关系)
2、 什么“练一练”
三人报演,各练集体订正,说说对照什么关系式列方程的(板书,按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 综合练习
1、 练习十四第6题
先讨论后口答。
2、练习十四第7题。
学生读题,说一说每道题里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说出根据什么,找出等量关系的。
让学生列出方程,口答方程,老师板书。
3、做练习十四第8题。
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4、讨论第9题
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较合适。
5、做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列出每题的方程。
四、 课堂小结
你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内容?
五、 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四 9、10
外 业:第7题
(十一)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练一练,练习十五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认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程。
1、 说出下列小数的意义。
0.3 0.13 0.258 0.013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小数的知识,今天开始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和大师傅发数意义。(板书)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一些相关概念,认识这些概念的联系,并提高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1234567891011
一、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1、 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和单位

根据每个分数的意义说出怎样的数是分数?
(板书,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 说出下列各题的商
2÷9 4÷11 2÷7
像这样两个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商用什么数表示。
指名学生口答商。
提问: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a÷b= (b≠0))
3、 学生练习
(1) 口答练习十五第1题。
提问:为什么两个结果不一样。
(2) 口答练习十五第2题。
(3) 口答练习十五第3题。
指名说出每句话的含义。
4、 比较每组数里小数和分数表示的意义。
0.3和 0.13和 0.013和
说说小数和分数有怎样的联系?
5、 复习分数的分类。
(1) 提问:分数有怎样的分类,(板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2) 做“练一练”第3题。
(3)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的。
(4) 提问:假分数可以化成怎样的形式的数,假分数涌改写成带分数或整数吗?
(5) 做“练一练”第4题。
6、 复习最简分数。
(1) 怎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2) 在( )里填最简分数
①4米是6米的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③5厘米是10厘米的
提问:这里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二、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1、 做“练一练”第5题。
学生填( )然后回答97.5%是什么数,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什么叫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又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2、 复习成数。
(1) 提问:“成数”实际上是什么数?在哪些用“成数”来表示。
(2) 做“练一练”第6题。
4、 做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练习后,指名口答。
追问: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三、 综合练习:
(1) 做练习十四第5题,学生练习指名口答订正。
(2) 做练习十四第6题
(3) 做练习十四第8题。
讨论填空,并说明理由
四、 课堂小结
五、 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7、9题
教学后记:


(十二)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教材第98-79页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0-18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分数与小数基本性质的联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和约分。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学生练习
(1) 下面各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0.3 0.30 0.300
学生回答后板书:0.3= 0.30= 0.300
指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2) 提问: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板书a÷b= (b≠0))
谁来说说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
3、 引入新课。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分数里是不是有类似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先要复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 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提问:你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出示人分数的基本性质。
谁来用分数举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把78页的例子填写完整,集体校对。
2、 学生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填在课本上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3、 认识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1234567891011
把0.3=0.30=0.300改写成分数

通过观察、上面等式表示什么,下面等式表示什么,改写后得出这两个等式说明什么?为什么小数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是一样的呢?
指出:(1)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性质是一致的。
(2) 小数的末尾添上。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或100、1000……这样的数相反也是除以10、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4、 复习通分和约分。
1、 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板书:通分、约分)
2、 做“练一练”第2题。
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1、(板书:数的改写)
2、整理方法。
自学课本79页的回答,教者逐一板书如课本图。
3、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检查订正。
5、 学生练习。
(1) 练习十五第12题,指名口答
(2) 提问: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吗?
(3) 思考怎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4) 思考练习十五第15题。
说一说,每道题可以怎样比较大小。
四、 综合练习
1、 练习十四第16题(口答)
2、 练习十四第17题。
五、 课堂小结(略)
六、 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12、14、18题。
教学后记:



(十三) 分数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83页1-6题,练一练,练习十六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1、 说出下面每组算式表示的意义。
15+5 20-5 4×3 4×0.3 15÷3
1.5+0.5 2-0.5 0.4×3 0.6×0.2 1.5÷0.3

(1)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每组等式的意义。
(2) 说一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什么区别?
2、做练习十六第1题。
3、 口答,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3×0.4
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
1、 复习加、减计算。
(1) 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
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 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
板书: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子变。
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
3、说一说,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后计算?
说一说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和整数,小数加减法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
2、 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
(1) 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
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
分数除法:乘以除数的倒数。
3、 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口答,三、四题说说怎样算的。
四、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4、 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与整小数相同吗?
四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5、 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看课本,应用了哪些定律。
观察,这样计算简便吗?为什么?
指出:整小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是同样适用,运用这些定律和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1234567891011
6、 讨论练习十六第3题。
观察练习十六第3题,讨论一下,每题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指名学生口答怎样算简便。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右边四题,第4题下面三题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左四题,第4题上面4题,第6题。
教学后记:




(十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练一练,练习十六7-11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口答算式或方程。
(1) 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几?
(2) 50米的 是多少?
(3) 多少米的 是20米?
学生口答后提问在:
第(1)题的40%是怎样求的,表示什么意义?
第(2)(3)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这两个式子都表示什么意义?
2、 引入新课。
这节课开始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
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为简单的和稍复杂的两种,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等,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二、复习解题思路。
1、 选择下面三个条件里的一个条件作问题,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
(1)松树30棵 (2)柏树50棵
(3)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学生编号并出示三道应用题。
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师板书。
提问:你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 归纳基本思路(略)
3、 组织练习。
(1) 做“练一练”第1题。
把哪个数量看作千位“1”。
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
(2) 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后解答,口答结果,说一说怎样想的?
(3) 做“练一练”第3题(1)(2)题。
学生读题后把哪个看作千位“1”
两人板演,齐练,集体订正,小方法。
(4) 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改编应用题,老师依次出现。
指名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是两步计算?解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三、综合练习。
1、 做练习十六第7题。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列式?
2、 做练习十六第8题。
这两题都有什么数量关系?这两题都有什么数量关系?
两人报演,齐练,集体订正。
3、 做练习十六第9题。
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两人板语,齐读,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你明确了什么(板书:定“1“、定法、定式)
五、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7题:10题,11题
教学后记:


(十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87练习十六第12~18题,练习十六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及工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二、 复习基本方法
1. 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可以按怎样顺序分析思考?
2. 分数乘法应用题。1234567891011
(1) 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是桂数的七分之六,玉兰树有多少棵?
(2) 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树比桂树少七分之一,玉兰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1) 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是桂树棵树的七分之六。桂树有多少棵?
(2) 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比桂树棵树多七分之一,桂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方程,老师板书。
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方程解?为什么列出的方程不一样?
你认为,这里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也要注意什么?
4. 小结。
三、 综合练习。
1. 做练习十六第十二题。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2个算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
2. 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 指名三人板演,其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提问:第(2)题与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
(3) 提问:第(3)题与第(2)题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解题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子的?
3. 做练习十六第14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题数量关系,强调根据题意,一桶油的重量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重量。
指名学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解题过程中有那些是相同的?哪里不同?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解题时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 讲解思考题。
学生读题。
提问:第二次降低的是哪个价格的百分之十五?想一想第一次降后的价格可以看做原价的百分之几?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怎样算,自己试一试。
六、 课堂作业
1. 完成练习十六第14、15题的计算。
2. 思考题。123456789101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3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