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在温度中体会到负数刚好是与正数相反的,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三、注重数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安全教育、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的事例和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军民一条心,全民献爱心的战胜困难的决心,还就两次灾害的发生提出环保的迫切性以及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同时结合教师精彩的结束语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1234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
  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负数。
  (显示抗震救灾画面)孩子们,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悲痛万分。救灾人员发现一栋楼房下陷了二层,你能说说原来的一楼、二楼地震后变成了几楼吗?(附带进行防震和爱心教育)
  引导学生看图,帮助理解后试说出楼层。
  有的学生会说:下一楼、下二楼;也有的学生会说出;负一楼、负二楼等。
  师:你觉得用哪种表示方法比较恰当?
  刚才我们接触了一个新的数,谁知道它称为什么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负数无处不在。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负数。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改为汶川大地震的事例,既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爱心。充分联系生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体现了负数的应用价值。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投影课本第2页上面的插图,那位同学手中拿着什么?(出示温度计模型)
  1、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生1:每格代表1℃
  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
  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
  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当温度降到0℃

时你有什么感觉?(冷)
  2、小组讨论:(课件显示)
  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讲述并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小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师板书)
  4、温度的读法。
  老师下载了二月份某天的气温预报:
  上海:0℃——8℃     北京:-5℃——5℃   哈尔滨:-15℃——-3℃
  师:谁愿意当小播报员,来播报这3个城市的气温?
  生读:零摄氏度——(零上)八摄氏度   零下五摄氏度——(零上)五摄
  氏度   零下十五摄氏度——零下三摄氏度
  师:他把负数的温度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你读的和天气预报员一样规范。负数的温度还可以怎么读?
  生读:负五摄氏度     负十五摄氏度     负三摄氏度
  小结:在温度中,负数的温度可以有哪几种读法?(两种:可以读做零下几
  摄氏度,也可以读做负几摄氏度)
  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12345
  水到了0℃就会结冰,2008年春节前我国韶关等地区发生雪灾(显示相关图片),因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解救被困人员,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站在冰雪世界里-16℃的温度下帮助被困人员,你会有什么感觉?(用动作或表情表示一下),这时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心里热乎乎的)
  (1)(课件显示温度计)让学生出来指着温度计讲一讲,说一说。
  -16℃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16℃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
  (2)怎样找到16℃?
  (3)-16℃和16℃有什么不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知道正数的正号可省略不写。(指名板书)
  (4)-16℃和16℃哪个温度更冷?他们的意义相同吗?
  6、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3.5  -3.5  +   0   -40   52   -
  (2)同桌互相写5个不同的负数读出来,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设计意图:结合灾区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巧借生活实际问题把正数和负数联系起来,区分正负数的不同点,通过认识温度计,简洁明了地把教学难点突破,一并还进行了环保和爱心教育,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
  三、生活中的负数。
  1、 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
  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 ,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   )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   )元。12345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   )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     )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   )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   ),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   )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   )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  )层高。
  3、练习一的1、2、3题。
  设计意图:围绕课内和课外知识进行梳理,由浅入深进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得到知识的反馈并加以巩固。
  五、总结评价
  1、你知道我国使用负数的历史和负数符号的演变吗?
  投影第4页的“你知道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负数比中国迟了数百年。
  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中国人太了不起了!)
  你知道老师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吗?我在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你们今天的表现同样非常了不起!我们的祖先能够写下世界负数的历史,而今天的你们就是祖国未来,相信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你们将能够改写中国数学的历史!
  2、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评价一下自己和同学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巧借负数历史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它又是对整堂课加以梳理归纳,在同学们交流与反思中,使知识得以整理内化。综观整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最后巧借历史激发他们的斗志。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正数                        0            负数
  温度  +16℃ 读作:(零上)十六摄氏度       -16℃ 读作:(零下)十六摄氏度
  或16℃       或十六摄氏度                           或负十六摄氏度
  存折  +2800元 读作: 正二千八百元           -1000元  读作:  负一千元12345
  或2800元 表示:存入二千八百元                 表示 :支取一千元
  ……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把板书的机会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教者只是指引了书写的具体位置,进一步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板书设计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新颖、美观,既简单明了又概括地反映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负数教学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针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再从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2.深入研究教材,备好书本外的知识。  
在这节课上,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还涉及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比如: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和华氏度,海拔高度、海平面。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深入了解学生,在学生的疑难处做好功课。  
因为有以前的教学经验,我知道在这节课上学生对于负数的书写与读法并不是本课的难点,反而是对于如何正确地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以及在温度计上准确地标出零下温度才是学生的难点。因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在温度计上读写零上温度时是由零刻度线往上看,而读写零下温度时是从零刻度线往下看。在这个动态演示的过程中,有效地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上好课,课前必须深刻地钻研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1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