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聚会》教学设计_《动物聚会》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页《动物聚会》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时教师要保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乘法问题的解决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应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熟悉学校环境、生活环境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前3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我根据本班学生自学能力强,乐于动手,善于合作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尝试学习方式,加强了动手操作与说一说、找一找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生活中处处有乘法,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关系,通过内推,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2、通过问、摆、说、找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乘法的实际运用分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出示动物聚会的情景图)师: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
[设计意图:借助电教多媒体,生动的画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情结,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师: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这些问题怎样计算呢?
(1)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4)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
(原图是有3只小兔,每只小兔拿4根胡萝卜,这里略加改动)123
3、尝试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想办法解决了,真不简单,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4、理解6×3的两个含义
(1)师:计算“一共有几个桃子?”和“一共有几个松子?”时都可以用6×3表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想一想、连一连: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索、争论、交流,注重了解题思路的对比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5、“求小兔一共拿来多少根胡萝卜?”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1)大部分同学都会用加法表示:3+5+7=15(根)
(2)你能将它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3×5=15(根)
5×3=15(根)
[设计意图: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像的钥匙。问题的出现是一种学习动力,一种创新因素。让学生将3+5+7这个加法算式移多补少变成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形式,改写成乘法。打开了学生思维想像的闸门,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 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数一数、算一算
请第1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
请第2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
请第3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体会同一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设计了数一数、算一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班级同学内部现实的、直观的事物的观察来理解a个b等于b个a,从而对a×b的意义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看一看、说一说
你能说说2×3在这四幅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
3、摆一摆、画一画
(1)师:小猪们带着自己收获的玉米也来参加联欢会了。淘气一看,它们带来的玉米总数可以用算式5×4=20(个)来表示。你知道来了几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几个玉米吗?请你用圆片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学生思考后活动)
(2)汇报交流:(会出现两种结果)
a:来了5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4个玉米,一共有20个玉米。
b:来了4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5个玉米,一共有20个玉米。
(3)师: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5×4可以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两个乘法含义,融入了小猪送玉米的情景,不仅增加了生活情趣,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开放练习、发散思维
(1)师:“庆丰收”联欢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小动物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有12个小动物了参加聚会,应该摆几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几人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吗?帮助别人可是一种美德,老师相信你们!现在请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拿出12个圆片,代表12只小动物,一人摆一人写算式。比一比,谁设计的方案最合理!
(2)展示设计方案
(3)集体交流评价123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案中我设计了“每只小兔拿不同数量的胡萝怎样列出乘法算式”“看一看,说一说”“猜小猪拿几个玉米”“如何摆桌子”四个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合作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一个个想像和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动手实践过程中去理解、去发现。无论哪种想法我都给予鼓励,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为不同的说法,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创造才能,体现了人人都能学数学,不同的人能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四 总结延伸、情知共融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谈感想)
2、师:是啊,乘法的用处可大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1)你们看:(电脑出示画面)
药盒止咳冲剂(10g×10袋)
吉禾豆粉(50g×20包)
图纸上长方形草地(20m×15m)
(2)你能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用乘法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汽车上的座位、买东西、人的身体上、排队……)
3、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实践,你就能体验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贯穿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之一。
“求小动物们各拿了多少水果?”“算一算班级的人数”“如何摆桌子”“找身边的乘法”等学习内容都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都是充满个性化的、儿童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开了学生的想像,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探索和交流,让学生感到他们学习的就是身边的数学,就是“我们自己的数学”。 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学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教学反思
《动物聚会》一课中,目的是1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好习惯。2.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难点是加深学生对于“几个几”和乘法意义的理解。在一节四十分钟的活动里,有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我的反思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以动物爱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对于后面的学习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我让学生观察画面,发现图画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学生都能很好地根据画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达到了重点中的其中一部分。学生提完问题后,我从学生的问题中抽出了例题“一共有几只小鸟?”板书,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这里,学生能说出乘法算式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体会到了乘法的简单应用,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这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本课的重点并突破了。在解决完问题后,我再把学生的问题用幻灯片展示了出来,让学生自己选一道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解决完后和同桌说自己的想法。新课标中要求学生不但要会解决问题还要会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在课堂活动中体现了,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不但动了脑,还动了手,手眼脑协调,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掌握的知识也掌握的比较到位。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2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