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开店》教学设计|《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提倡自主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本课时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42~43页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复习乘法口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课外知识拓展。
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经历了一年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定的合作经验和基础,在学习活动中应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以发挥。因此,本课时设计了两次合作讨论的环节。(同桌合作、小组四人)
2、学生已经对乘、除法的含义有了认识,但对除法的计算还只是通过圈一圈、连一连、摆一摆等直观性操作来完成。怎么来计算除法?本课时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合作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加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恰当的 选择与判断。
教学准备:
“小熊开店”情景图片、乘法算式卡、口诀卡、小熊等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
1、五( )三十 ( )五二十 三八( ) ( )九三十六 ( )三十二
2、4×5=( )5×4=( )
你是怎么想出积是多少?(用乘法口诀:四五二十)(设计意图:为学新课埋下良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最近,小熊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来看商店里有什么?我们从小熊商店可以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出示挂图)
2、指名说一说:布娃娃6元,坦克5元,皮球3元,铅笔盒4元,风筝8元。(此环节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很容易地进入情境。利用挂图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猴先来到商店,看见坦克非常喜欢,想买4辆坦克和它的朋友一起玩,可是小猴抓抓耳朵怎么也想不出4辆坦克需要多少元钱?你们能帮帮他吗?
1、出示问题(1):买4辆坦克需要多少元?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
a、请学生齐读问题:买4辆坦克需要多少元钱?
b、学生独立解答在书上,师巡视指导。
c、指定学生回答。
生:我能算出小猴买4辆坦克要用多少钱,4×5=20(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一辆坦克5元钱,4辆坦克多少钱?就是求4个5元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四五二十。 〔师板书:4×5=20(元)〕
师:小猫来到商店,也想买坦克,它拿出20元给小熊,可小熊一时糊涂,不知道拿几辆,你们能帮它计算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此环节利于学生愿意帮助他人的心理,将学生带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出示问题(2)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123
4、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a、齐读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b、怎么列式?(20÷5=4(辆))
c、怎么计算20÷5?你是怎样想商的,请同桌相互讨论一下。
(这样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怎样计算20÷5时,积极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的想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语言和思维锻炼,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
d、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
①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所以可以买4辆;
②用口诀:四五二十。
③用口诀想,几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得4。
④因为5×4=20,所以20÷5=4。……
〔师板书:20÷5=4(辆)〕
师:你认为刚才这几个同学的办法,谁的办法最简便,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好)
5、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师:看上面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就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发现其中的关系,培养和提高观察、了解、分析的能力。)
a、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b、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有下面几种回答:
⑴知道5×4=20,就可以知道20÷5=4;
⑵都用四五二十这个口诀来计算。
⑶用口诀计算除法很方便。
⑷这两个算式中的数一样,位置变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小结:乘法口诀可以求积也可以求商。
6、丰富情境,运用求商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1)师:小狗得知小熊的商店开业了,也赶来凑热闹,看它想买什么呢?它在想:我有12元钱,12元钱可以买几个铅笔盒?12元钱可以买多少个皮球?同学们,请你们帮它算算。(出示小黑板)
12元钱可以买( )个铅笔盒?
12元钱可以买( )个皮球?
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求商方法。
(2)老师拿了24元钱,也想在小熊的商店里买点东西,买哪一种东西能正好用完?能买几个?
生小组讨论,帮老师出主意,想办法。汇报交流。
(此环节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丰富了教材中的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急切地想帮小狗解决买东西的问题。而老师的加入,更使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帮老师出主意,想办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⑴能买3只风筝:24÷8=3(个)
⑵能买4个布娃娃:24÷6=4(个)
⑶能买6个文具盒:24÷4=6(个)
⑷能买8个皮球:24÷3=8(个)
小结:
你们真聪明,不但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而且为老师出了这么多好主意,谢谢你们。
四、巩固应用。
1、42页试一试:生独立做,指名说一说求商方法。
24÷3 28÷4 20÷5
14÷7 32÷8 45÷9
2.游戏“小鸟回家”。(第43页第1题)
a、师:小朋友,小熊开店的消息传遍了千家万户,小鸟也知道了,它们要从远方飞回家去,可是小鸟们都不认得家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到自己得家吗?
b、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掌握游戏规则。(黑板上贴着小鸟的家,教师把算式卡片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把卡片贴在对应的家中。)
师:森林里建好了四间屋子,鸟儿们都将有自己的家,它们带着卡片来找自己的新家,现在我们和小鸟一起找。
师:鸟儿们都回到自己家里了吗?
生1:我没有找到。123
生2:我没有找到。
师:这两只小鸟为什么不回到自己家里?(向学生展示这两位同学手中的算式。)
师:它们家的门牌号应该是多少?(四八三十二。)
师:看来它们的家确实不在这里。
师:我们现在来检查它们是否都找对了自己的家。
3、蚂蚁搬家
出示小黑板,指名说图意,题意,再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算式含义。
(使学生经历看图,说图意,题意,再独立解答,,说算式含义的过程,使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得到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师:小蚂蚁们听到了小熊开店这个好消息高兴极了,决定把家搬到小熊的商店附近。瞧,它们正忙着搬家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在干什么?
师:你能算出需要几只蚂蚁才能运完吗?(出示小黑板)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27÷3=9(只)
五、全课小结,课外知识拓展。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身边有哪些除法问题?
(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在学生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用除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注重创设情境贯彻整个环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开始,通过创设“小熊开店”情境,小动物来购物遇到的问题,引出:1)买4辆坦克需要多少元;2)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能顺利用乘法算式解决,马上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求积,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未能顺利解决。
2、自主学习,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在解决关键性问题“20元能买几辆坦克?”时,让学生尝试解答,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用数学的语言来说说,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编出除法问题,努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等。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既照顾个别差异,又能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索的问题。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04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