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的观摩课】《分香蕉》教案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author ware)。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前交流。(1分钟)
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
学生:(3名学生回答)
二、新授课。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
1、分2份。(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
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
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
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两只猴子都高兴。
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
(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
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
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
教师: 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口答。 加法、减法等。
2、认识除号。(1分钟)
教 师:真是好想法。同学们,如果我们都没有了小棒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的?
学生:口答。2个6是12等。除法。
教 师: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我想,大家一定特别想问问“什么是除法呀?”大家别着急,等会儿,你见到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你就明白了。瞧,它来了。
(屏显:÷)
叫叫它的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它和乘号、加号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学生: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长得就像两只可爱的小眼睛,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真是可爱极了。(领学生读2遍——“除号”)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吗?除号可喜爱和数字娃娃在一块儿做游戏。(2分钟)
看看,除号都把谁请到了它的旁边做客呀?
(屏显:12÷2)12是从哪儿请来的,这2又是谁呀?
教师:我们一共把多少根香蕉平均分了?
学生:12根香蕉。
教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那“2”又表示什么呀?
学生:平均分成了2份。
教师:“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平均分成了2份,把“2”写在除号的后边。
3、会读除法算式。(2分钟)
教师: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首先看看除号读作什么?(屏显:除以)123
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读作“除以”。这个除法算式,该读作“几除以几呀?”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
学生:跟读2遍。“12除以2”。
4、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教师: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1分钟)
8÷212÷4 12÷2 20÷5
学生试读:8除以2、12除以4、12除以2、20除以5。个人读。
朋友、同学互相读。集体读。
教师: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请除号娃娃帮忙,用除法计算。
下面,看漂亮的图片,你能列出整齐的除法算式吗?
(2)我能行。(2分钟)
平均分2份,每份几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
18(÷)2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几除以几呀?
(18)(÷)(6)
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师: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5、写得数“6”。 (2分钟)
教师:大家读得好,说得也好。哦,瞧我们,这12根香蕉是分完了,可我们的除法算式还没有写完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是“12÷2”,分得的结果是什么?
(屏显“=”)
咱们应该请哪个数字娃娃在等号后边做客呢?
学生试说:分得的结果,每份香蕉都是“6”根。
教师: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教师: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学生:根。(屏显:根。)
教师:同学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几根?
我们可以请什么运算符号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请除号。用除法计算。
教师: 谁能读出完整的除法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学生:试读。和你的朋友比比谁读得最好。
教师:我们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大家说,除法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6、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分钟)
教师: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
(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娃娃也想要个名字。它们可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屏显:被除数、除数和商)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三、这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1、想一想。独立完成。
教师:香蕉可真香啊,我们已经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分给了2只猴子,每份6根。如果不是2只猴子要吃香蕉,那可怎么办?你还可以怎样分?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
2、说一说。先小组内说说,再集体说说。
教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学说说,最好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那才了不起。
学生汇报:口答。
3、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
教师:我想大家一定行, 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有的出主意,有的摆图片,有的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2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操作两题:12÷3=4(根) 12÷4=3(根)
其他口答:12÷6=2(根)12÷12= 1(根)12÷12=1(根)123
教师:板演黑板。(3分钟)
四、阅读课本p38《分香蕉》。学生小结。(2分钟)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学生:口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本领可大了,收获特别多。
正在这时,瞧,谁来了,噢,是个可爱的小机灵,它可关心大家了,它特别想知道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心吗?学得高兴吗?小机灵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除号吗?会用除法计算了吗?那小机灵可要考考我们了,你能行吗?那咱们可要比试比试,看看谁是今天数学乐园里的既开心又聪明的“小小数学家”?
五、我是小小数学家。(屏显:数学乐园)(2分钟)
教师:数学乐园里真热闹,男孩女孩都高兴,
有玩的、有吃的,快来快来真开心。
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数学乐园里真有趣,都有谁在里边玩耍啊?这都有什么玩的?有什么好吃的?
学生:口答。有3个男孩和2个女孩
教师: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想把它们分给哪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啊?能用除法解决吗?要平均分成几份呢?和你的朋友一块来,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看谁是最能干的“小小数学家”。
学生:交流意见、然后操作,汇报。(3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更好的想法。真是能干的“小小数学家”。下课后还可以和你的老师、同学慢慢地说。
同学们,数学乐园里真是有趣极了,既好玩,又长了本领。“小小数学家”们,咱们以后可要常到这儿来玩啊。那咱们可一言为定了。
六、开放题。“我是小机灵”(机动)
教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勤动手、勤动脑。美丽的花儿要送给你。
请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给5个做得最棒的小朋友送小红花,要剪几朵才够送呀?如果送多些呢?(屏显)
你有好主意,一定记得告诉我。谢谢小朋友们,谢谢大家。
七、下课。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037.html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计算题100道]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
【读统计图教学反思】《读统计图表》详细阅读
教 学 设 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读统计图表》。二、教学目标:(一) 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二) 认识并能读懂统计图表,完成相应的图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三)...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详细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
二下用乘法口诀求商_二上《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2、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1、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测试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详细阅读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
-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_做家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谈话...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