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父母走向自立人生_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对应的课标内容
  ○1 “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我与他人关系”中的“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在思想和行为上想摆脱受父母的约束,追求独立自主,但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是时,还是希望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思想和行为带有偏激性。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比较溺爱,自立性较差,对自立的意义和理解比较模糊,因而必须帮助他们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分为“走向自立人生”和“人生当自强”两课。第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           是自立,自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真正明白人生需要自立。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在社会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立的能力。第二课主要是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强,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鼓励学生要自强不自弃,帮助学生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具有生活化、生动化等特点,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探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 需求,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自我探索,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知识目标
1、 懂得自立的含义。
2、 了解自立的表现。
3、 知道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祥见各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
教学过程(祥见各课时)
 
               第一课时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法律条文第三十四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内容。
学生:收集中外名人、英雄和模范人物小时侯自立人生故事介绍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请一位同学叙说“燕子的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吃饭、穿衣,到学会学习、工作,最终走向自立的人生。
自立的含义
活动一
小品表演 1、 学生小品表演:李刚的一天
 
 
2、通过小品表演和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学生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你认为“李刚的一天”过得怎样?有那些你认为做得较好,那些还不足?要是你会怎么做?1234
自立生活的表现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自立的具体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思想、学习、应承担的责任等) 1、 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属于自立
2、 阅读教材底35页(自立生活的表现),回答材料后的前三个问题。
链接与拓展 1、“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
 让学生反观自身,认识自立的重要性。
自立的重要性
活动二
现身说法 1、 让平时爱做家务的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谈谈做家务的好处。
2、 教师在学生所谈的基础上总结自立的重要性 平时爱做家务的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谈谈做家务的好处。
 
小结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 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只有不断的提高自立能力才能经受这一切。 
 
自立的必要性活动三:阅读与思考 1、 向学生介绍宪法第三十四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讲解和总结。从法律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自立的必要性。 阅读课本第36页“大学生状告母亲”的材料讨论: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四:
自我评价 让学生看课本第38页材料 :自立所需的能力 看书后说说自己需要加强那些自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本课小结 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做起,就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自立。 
 
课后作业 
每个同学课后完成一个“我的自立计划——”(见附录3) 
 
附录:1
(一) 燕子
燕子是候鸟,它们每年春天都要到北方来,小燕子就在这个时候出生的。当燕子孵化出来,慢慢长出一点翅膀的时候,燕子妈妈就要教它如何人飞翔了。
今天可和往常不一样,往常总是燕子妈妈将小虫叼到燕子窝里来喂,可是今天已经到晚上了,小燕子还没有吃早餐。燕子妈妈嘴里叼着食,就在不远处飞翔,小燕子饿坏了。妈妈怎么还不给宝宝喂食呀?
“来吧,孩子,试着飞过来。”
“妈妈,我不敢,我不会飞呀!离地太高了,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呀?”
燕子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空中盘旋着。过了一会儿,有个胆子大一点的小燕子先探探脑袋。
“孩子,来吧!你能行,我也是这样学会飞的。试着拍打翅膀,对,对了,就这样,很好,你成功了!妈妈为你高兴。”一只燕子飞出巢,它成功了。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小家伙也成功了。
最后一个小家伙,胆子特小,不敢飞。
“妈妈,我不敢飞。“
“来吧,飞是迟早的事情毛窝们还要飞越高山、大海,不会飞,怎么行呢!你的哥哥,姐姐已经会飞了。学习它们,勇敢一点。“
实在太饿了。小燕子只好一跃而起,朝妈妈的方向飞去。
“哎哟!我掉到地上了。”小燕子趴在地上痛苦地说。
“没有摔伤,试着飞起来,再来一下,我这里有吃的。”燕子妈妈飞得底一些,鼓励小燕子。
燕子看着慈祥的妈妈,看着勇敢的哥哥、姐姐,拍打翅膀,试着飞了起来。
   “真好,你也成功了!”哥哥和姐姐高兴地祝贺它。 1234
 
 
附录:2
 “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
      1992年8月,中日两国儿童在内蒙古举办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在11岁到16岁之间,但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夏令营的表现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堆界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直流,但仍坚持前行;一位中国的女孩子刚走几步就走不动了,见了医生眼泪汪汪,她被送回大本营。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满满的。中国的孩子的行囊只是装样子,都是空空的。到了宿营地,日本的孩子将香肠、黄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抄着手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老师批评他们不劳而获,他们木然无语。日本 的孩子将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起来,而中国的孩子,一边走一边丢。日本的孩子见到百灵鸟蛋,马上用木棍围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不能这样做。
 
附录:3
    
我的自立计划—____        第_天,共_天
今天是_年_月_日    星期_  
本月的目标:
 
 
今天值得记录的:
 
 
 
 
我的感悟:
 
 
 

 
 
第二课时: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学环节:
小品导入:
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小品:小雅的一天
学生看完后分析并思考问题:从身边依赖的事例,谈依赖的坏处。教师介绍依赖的事例、危害(见教材招聘会上的一幕和教参)后提问 :培养独立是不是都得象小雅再独立生活?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依赖的危害并对依赖产生的问题进行讲解,说明自己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活动一:今昔对比
教师直接指出课本第39页“中小学生对比”的事例:分析交错上给出的三种说法,还可以补充其他的说法。
小结: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幼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希望自己能象成年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
活动二:看图
观看课本第41页“女学生由睡懒觉到自己起床上学”的四幅图片,来分析女学生睡懒觉的原因,以及改正的原因;反思自己身上类似的现象。
资料;“美国里根”小时候的故事(见附录)
小结 
自立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只要明确自己的主任,勇于承当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当然。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是不能承当责任的,更无法自立。所以自主是自立的前提。
活动三:行动
过渡:当人们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几自主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主能力呢?
  从学生所搜索的世界各国青少年自立状况总结自立的方法:立足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的投身社会实践并反复锻炼。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自立方面的事例,增加感性认识。
本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只要能说出:依赖有危害;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要自立就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大胆实践,反复锻炼就可以。)1234
作业布置
《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附录: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子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出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父亲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儿子为难的说:“我没钱赔给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还给我。”从此,男孩子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里根在会议这件事的时候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614.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