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趣味数学教案】数学教案-2004年初中数学评教活动参评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教案 2017-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数学教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界首一中的数学教师张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版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直线与角》的第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说明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习惯于数字运算,从本章开始由数量转入到空间形式,从具体运算转入到逐步进行演绎推理的学习。而本节又是几何教学的入门课,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几何产生兴趣,是学习本节的关键,为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心里准备。

2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结合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3 教学难点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许多图形知识,但大都是直观形象的,主要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在本节教学中关于体、面、线、点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的教学也应从直观教育入手,不易较多上升理性认识。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深浅尺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正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渡的较好时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从本节开始进行几何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界首一中开展“现代化小班教育”的远程实验班,通过前阶段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分组讨论的经验,这为我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目标 

初一几何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贯彻更为关键。因此,结合本节教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了解体、面、线、点以及几何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拓展空间观念;了解学

习几何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了解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进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小组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集体观念。

四活动设计

  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的得到贯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学观,采用自学、讨论、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问题、思维受阻、缺乏勇气时进行引导。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分为回顾、自学、讨论、精讲、练习五个阶段。

 1 回顾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第一章    有理数的性质与运算

第二章    整式的概念与加减运算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2 自学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3 讨论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4 精讲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介绍欧几里德与《几何原本》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三种性质;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5 作业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几何来源于生活……

几何研究物体的……

点动成线 ……

屏幕展示

3、在教学中,加强几何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也有利于激发学习几何的兴趣。

以上使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数学教案-2003年初中数学评教活动参评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uxuejiaoan/4848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