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赵敏慧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2)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3.教学重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教学难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 三、教学流程[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水彩笔、课本。 教师:cai课件、白纸、眼球模型。★    教学中的各项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并及时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认真观看漫画和解说,受语言的感染,产生学习的欲望。1.ppt出示“真情告白”,吐露一位近视眼学生的苦恼与困惑。用生活中的事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情感,进入新课学习。1.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自主学习

理清脉络

2.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学生学习提纲上的有关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归纳书上知识点,提出小组内提出的疑问,其余组进行补充。4.学生对照学习提纲上的问题,认真观看flash动画,了解基本知识。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看一看][填一填] [做一做][议一议]巡视、指导,参与讨论,点拨引导。3.组织小组交流与评价,学生有困难的题目及时解答。

4.ppt出示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有关问题。2.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培养合作精神,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3.遵循“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能够独立发现的,尽量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原则进行指导。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重视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4.通过flash动画,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123

情景模拟

学以致用5.通过观看flash动画,了解近视的有关知识。6.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全班交流,得出结论,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学生思考后回答:光线到达视网膜的通路上的结构,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出问题,视网膜出问题,视神经出问题,或视觉中枢出问题。总结:只要是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结构出问题都有可能使人看不见。 6.全班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做好组内评价工作。

5.近视眼的探究及其预防

ppt出示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近视的有关知识。

6.ppt出示“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失明了。有一天,他问他的妈妈太阳是什么样的。妈妈说,太阳有一个金色的圆盘,圆盘外是红色的火焰。男孩问道:红色是什么样的呢?妈妈无语凝噎。是啊,红色是什么样的呢?不亲眼所见,靠别人的描述能清楚知道吗?”

6.组织交流与评价对学生得出的结论予以肯定,对学生的表现予以鼓励。

5. 通过flash动画,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6.通过身边的事例,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并从情感上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6.通过恰当的评价,培养学生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并给予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拓展延伸

关注社会

7.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8.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调查,各组明确任务,讲究合作,追求实效,写好调查报告。7.出示cai课件,布置开放性作业:请围绕第十届全国“爱眼日” (6月6日)的主题 “预防近视,珍爱光明”,设计一份倡议书或宣传标语或会徽等,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用眼习惯,要求主题突出,形式不限,可以课后完成。8.布置调查任务,加以指导,提出要求,巩固并延伸本节内容。7.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魅力和重要,体验关爱生命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情感。8.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加深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                                                   眼球壁                      1.眼球的结构
                     内容物

2.视觉的形成

3.近视及其预防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提纲[自主学习、理清脉络]——我的眼睛可神奇啦!要求:学生自学教材p88~9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题目。比一比,哪一小组表现最出色![看一看]:阅读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同桌相互观察,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完成<观察与思考>讨论题。[填一填]123
                    眼球壁1.眼球的结构
                    内容物                     2.视觉的形成:(图解形式表示)[做一做]请探究人的瞳孔大小的改变。[议一议]

提出的价值的问题有:1.                 2.                 3.[情景模拟、学以致用]——我的眼睛生病了!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失明了。有一天,他问他的妈妈太阳是什么样的。妈妈说,太阳有一个金色的圆盘,圆盘外是红色的火焰。男孩问道:红色是什么样的呢?妈妈无语凝噎。是啊,红色是什么样的呢?不亲眼所见,靠别人的描述能清楚知道吗?请问这个小男孩可能是因为哪些原因才这样的?[拓展延伸、关注社会]——我的眼睛要爱护啊!1.设计活动:请围绕第十届全国“爱眼日” (6月6日)的主题 “预防近视,珍爱光明”,联系实际,设计一份倡议书或宣传标语或会徽等,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用眼习惯,要求主题突出,形式不限,可以课后完成。2.爱心行动: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对于我们这些能用眼睛去感知世界的人来说,盲人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请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走访社区中的盲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尽自己所能关心和帮助他们。班    级                     小组成员                                课堂评价               (1)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来休息一下,我们来听一个故事,请同学们坐好了认真听。
大家好,我是一只可怜的啄木鸟。从前我和你们一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的时候身子会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啄木鸟能自由飞翔,天天能捉害虫吃,可是我一飞眼镜就要掉,根本捉不到虫子,一出汗,热气就沾在镜片上,什么都看不见,天天饿肚皮,我真后悔呀!小朋友们,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
   (2)同学们想和啄木鸟交朋友吗?他眼睛近视了,你愿意来帮帮他吗?告诉他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吧。    (扮演啄木鸟,说谢谢,我一定会照做的)
总结:只要是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结构出问题都有可能使人看不见。 2.近视眼的探究及近视的预防①(出示统计表)看,这是我们初一(4)班近视率的统计表。看了以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学生抒发感想。)人数所占比例近视人数(5.0以下视力)3066.77%眼镜300度以上的人数511.11%眼镜达700度的人数24.44%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636.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