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思维导图|生物和生物圈2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和生物圈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知识目标:
1、识记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熟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识记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定义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5、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了解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物圈中,生物与它生存的环境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通过这节课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复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 复习过程
(一)复习提纲
根据提纲,结合教材,自主复习。
 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                ,                ,
                    ,                ,
2.生物的归类方法有:按             可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等,按            
将生物分为       生物和水生生物,按             可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3. 以        为标准,生物圈向上约        千米,向下约        千米,厚度约为       千米的圈层。它包括的     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         因素。一类是            。123456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
4)预期实验现象是:                                       
5)由此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6)在实验中的变量是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实验。
7)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
8)此实验要重复几次,求取平均值的原因是什么?
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                 ,                  。123456
8..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有什么区别?针对上述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定地域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           。
10.          和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植物 ————           :作用:     
                        部分              ———消费者:作用:     
                               细菌、真菌——         : 作用:         
部分   ————   阳光、空气、水等

1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           ,           ,           ,
           ,           ,           ,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①学生自主复习,巩固知识      ②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③教师提问,点拨
(二)典例解析:
    【例题1】、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 . 增加          b. 减少      c. 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
解析:大量捕杀鹰后,兔由于天敌的减少会迅速繁殖增多,兔增多会使草减少,后来兔因缺乏食物、栖息地等而大量死亡,随着兔的减少草又会逐渐增多。123456
答案:c
【例题1】、右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即:  _____________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 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量应最多,      的数量应最少。
(3)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明确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涉及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分解者无关。另外,还要了解食物链的书写是从生产者开始,结束于消费者。
(三).巩固练习:
学生结合复习提纲和典例分析,做下列各题。
1、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
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
2、“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    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    d.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温度       b、 光照       c、 湿度           d、土壤
5、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森林中的全部动物
   c、一条河流                   d、一块农田的全部农作物
6、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7、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8、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
①围湖造田  ②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林④焚烧垃圾  ⑤喷药灭虫
⑥排放污水⑦养花种草
a、①④⑤⑥   b、①④⑥⑦     c、②③⑤⑦   d、③④⑤⑦  123456
①学生做题     ②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四)能力提升:
学生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知识,解答下列两题
1、宇航员登载太空时,必须携带必要的物质,这些物质有(  )
a、食物、阳光、氧气、    b、 食物、阳光、水、
c、氧气、食物、淡水       d、水、适宜的温度、食物
2、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3、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a、减少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b、增加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c、增加其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d、调整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
4、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
 a、青蛙捕食蝗虫    b、鸟吃草籽 c、松鼠吃蘑菇     d、猫头鹰捕食鼠
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 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如果该食物网被人类排放的某种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生物_______ 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蛇生活的最直接因素是______   ;若大肆捕杀狐、鹰和蛇,则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                      。
7、下图某些地区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3)若要保证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正常流动,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什么生物?
          其作用是                                    
                                                                                   123456
(4)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优点是什么?                                                
                                                                     。
 (5)写出该系统的食物链:                        ,                               。
①  学生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         ②  教师分析归纳
三、小结(学生结合这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635.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