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答案]第1章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重点与难点:  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以演示实验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共性
教学方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填空
1、生物的家族中包括                                   等。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            、               。
4、生物的特征体现在                                     等方面。
(二)、选择题
5、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6、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
a、遗传的多样性 b、变异的多样性c、环境的多样性 d、气候的多样性
7、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生殖和发育 b、生长   c、新陈代谢   d、遗传和变异
8、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鸡破壳而出                     b、小鱼在水里游动
c、合欢的叶子在夜幕降临时合拢起来  d、“嫦娥”绕着月球运动
9、生物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
a 、森林和草    b、陆生动物和人     c、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  
d、森林、草、陆生动物、细菌、真菌和人
10、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      )123
a 、生活环境   b、环境因素   c、生态系统     d、生态平衡
11、现在世界上已有2万——2、5万个品种菊,这体现了生物的(      )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蘑菇       b、绿豆      c、兔         d、珊瑚礁            
13、含羞草受碰触时,它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与这个现象相同的是
a、母鸡下蛋后咯咯叫   b、小公鸡长大后,长出了大鸡冠
c、人的手被烫了后,会立刻挪开     d、月亮在十五变圆,在初一变成月牙
二、课堂探讨
(一)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
(二)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三)演示: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
讨论:在水样中,即有生物,也有非生物,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区别水滴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的?生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知识反馈
14、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鱼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5、下列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是(        )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16、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    )
a、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b、保护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
c、保护地球上的各种生物              d、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坏
17、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a、进化现象       b、适应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
18、下列各项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            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
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         d、菜园中的全部白菜和菜青虫123
 19、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出“墨汁”,这一现象生命了生物(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由细胞构成
20、你听说过捕蝇草吗?捕蝇草生活在美洲,它的茎很短,叶片的构造十分奇特,在靠近茎的部分,叶片呈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叶端变成了肉质的,象一个可以随意开合的贝壳,并且每半个叶片的边缘上还生长有10多根又长又硬的刚毛。平时,“贝壳”向外张开,叶缘蜜腺中散发出甜蜜的气味,同时发出紫外光。苍蝇对紫外光特别敏感,当它飞过去,一旦触动了刚毛,“贝壳”就在极短的时间里闭合,将猎物禁闭在“牢笼”里。当捕蝇草捕获到猎物以后,那个象贝壳似的捕猎器又变成了它的“胃”,能及时的分泌出消化液,将猎物慢慢的消化。几天后,当猎物被完全消化干净了,叶子便再次张开,等待下一只猎物的落网。
问题:
(1)以上这段文字,表现出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根据上文,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四、拓展延伸
21、捏鼻闭口,屏住呼吸,试试能坚持多长时间。为什么不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这说明了生物要生存必须一刻不停地进行什么活动?
 
 
 
22、下列几则资料,阅读后请在每则资料后面的括号内填上与之相应的观点
资料(1)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近亲结婚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表兄妹之间的婚配占有一定的比例,近亲结婚者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往往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
资料(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水稻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        )
资料(3)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  (         )
资料(4)现今由于人为因素,环境在不断的加速改变,许多物种由于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濒临灭绝。
a、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之一体现在生物能为人类提供药物资源
b、  生物基因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重要
c、  基因的多样性可以为改良作物品种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
d、  生物种内的基因多样性对物种的进化和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629.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