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腰椎横突怎么治|第三节 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了解世界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和分布状况。

2.通过阅读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的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读分布图并分析这种分布的原因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3.通过人种、民族的学习,树立各个种族和民族一律平等的正确观念,批判人种优劣论和种族歧视的错误认识;通过世界宗教的知识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世界人种的特征及主要分布,难点是人种、宗教、民族和语言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教学用具 ①教学挂图:《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②教学投影片或图片:世界主要人种头像,世界主要宗教建筑。有条件还可配备有关世界人种、民族、宗教、语言的录像资料。

教学提纲

第三节 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

一、世界的人种和民族

1.世界的主要人种及其特点比较

2.世界人种的分布

3.种族平等

4.人种与民族的区别

5.世界上的民族

二、世界上的宗教

1.宗教的产生

2.世界的主要宗教

3.我国的宗教信仰

三、世界上的语言

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与分布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及人口问题,这是从数量上认识人类的特点。现在我们要从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来认识人类内的差别。

第三节 世界上的人种、宗教和语言(板书)

我们在电影片、电视片中,有时甚至在大街上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请大家说说他们和我国汉族人有什么突出的区别?(学生可从肤色、面部特征、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回答。)

[教师总结] 按照肤色等体质特征,将人类划分成几类,这就是人种;如果按照生活习惯、语言、宗教等等几方面的差异又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民族。

一、世界主要的人种和民族(板书)

1.世界主要人种及其特点比较

[展示投影片] 世界主要人种头像。

[提问] 这是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的头像,请大家根据图,说说黄色、白色、黑色三个人种的肤色、五官(眼睛、嘴、鼻等)、头发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并且填入下表。

[提问] 读《世界人种分布挂图》,回答:

①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白色人种) ②除亚洲外,还有哪几洲有黄种人?(美洲印第安人属黄种人。) ③印度南部分布着哪两种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教师总结]

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板书)

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

黄种人:亚洲东部及美洲(主要是印第安人)

黑种人: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人。

世界上还有相当数量的混血人种,分布在三大人种的交界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美洲,尤其是拉丁美洲。

3.种族平等(板书)

[教师讲述] 人种是按人身体外部的特征划分的,没有优劣之分,因此各种族是平等的。

[讨论] 请大家举实例说明种族不分优劣,应一律平等的道理。(学生可从我国在历史上的发明创造,黑人在体育上的成绩等来说明。)

[提问] 坚持种族平等的意义何在?(更好地体现“人人生而平等”,从而保证人类的和睦友好相处。)12

[提问] 读教科书第90页“读一读”归纳人种的形成。(教师可补充“由于不同人种之间的通婚,出现了许多混血人种。)

我们常把人种与民族混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4.人种与民族的区别(板书)

[教师讲述] 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成为一个民族。

[提问] 人种与民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区别:划分标准不同。人种是按身体外部特征划分的。民族是按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划分的。联系:同一人种,有时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民族。)

[提问] 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世界主要民族有哪些?

[教师总结]

5.世界上的民族(板书)

世界上的民族很多,约xx个,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有11亿;有的民族人数很少,如巴西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几十人。刚才同学列举的民族中,大和民族、汉族、蒙古族都属于黄种人,俄罗斯族、日尔曼族等都属于白种人。

[指导学生阅读] 请同学阅读教科书第97页“读一读”,了解世界上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过渡 刚才学习民族时提到,同一民族的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下面就来学习世界上的宗教。

二、世界的宗教(板书)

1.宗教的产生(板书)

[教师讲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对自然界的一种理解。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信仰宗教的人称为教徒。

[展示投影片]三大宗教的主要建筑。

[提问] 世界主要有哪三大宗教?请辨认三大宗教的主要建筑。(世界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和佛教大宗教。基督教建筑有“十”字架,伊斯兰教建筑有“月牙铲”或叫新月标志,佛教为佛塔。)

[教师讲述]

2.世界主要的宗教(板书)

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约10亿。分布最广,主要分布的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约有6亿。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教徒约2亿,主要分布在亚洲。

刚才讲述的是世界上的宗教,我国的宗教信仰状况如何呢?

3.我国的宗教信仰(板书)

[教师讲述] 在中国,汉族人中大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则有人信喇嘛教(佛教的一派)。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教师讲述] 在中国,汉族人中大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则有人信喇嘛教(佛教的一派)。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过渡 不同民族不仅宗教信仰不同,语言文字也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世界上的语言。

三、世界上的语言(板书)

[教师讲述]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全世界约有xx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

[指导阅读] 读教科书第91—93页。阅读后填表。

联合国工作语言,即世界主要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六种。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28.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