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地球和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①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②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①东西半球划分。
    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地球卫星照片课件、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初步认识了赤道、地轴、两极。如何利用地球仪判读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地理位置这就是这一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利用设问为新授课内容留下悬念。
    讲授新课
    一、认识纬线和经线
    展示课件  教材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①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②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让学生到黑板前指着地球仪说出,对说得好的同学应及时表扬。)
    提问  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很快找到答案)
    展下课件  教材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教材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活动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
    由浅入深地学习。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教师指图,学生很容易自己说出。)
    ②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教师指图,学生读自己的地球仪,反复认识。)
    展示板图  五带分布图
    ③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④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课件  教材图1.12和教材图1.13;学生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控制课堂的气氛,对学习不积极、基础差、跟不上课堂进展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
    ①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②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像、理解。)123
    学生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问题容易,让学生自己说出)
    ②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教师边指图、边指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
    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教师与经线对比,让学生观察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第8页“活动”中第二问题,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的经线有2条。)
    ⑤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⑥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最好学生每人一份表格。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为了总结巩固上面讨论的知识,教师展示下列表格,让学生填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询问、讨论,教师及时巡回辅导。最后展示答案。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的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标度的范围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度数的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经纬度的表示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赤道划分南北两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0°~90°
    0°~180°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的知识。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可能有的学生能考虑到经纬网的知识了,让其举例说明一下,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
    展示课件  教材图1.14(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  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地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地救援?123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学生小组互相讨论找,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通过这两项练习,使学生学习熟练地使用地球仪,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a.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
    b.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3°e。
    强化训练
    ①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e、20°n
    东半球
    北半球
    120°w、30°s
    西半球
    北半球
    10°w、87°n
    东半球
    北半球
    160°e、45°s
    东西半球交界
    南半球
    ②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线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
    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教材第8页“活动”3。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21.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