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美洲知识点|第三节美洲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    三   节     美洲
 [教学目的]
1、 运用图1-3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语言,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 利用图1-35和图1-36,分别了解两大洲的环境、地形特征,使学生逐渐掌握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 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 通过事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经济部门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洲地形图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公元15xx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游故事集》,向世界宣布了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作为这个新大陆的名字,这就是“美洲”
一、 地理位置
1、 向学生解释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由来
2、 展示“世界政区图”,有学生指图说出美洲的地理位置
(过渡)美洲大陆是个整体,而中部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把美洲分成了两部分,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巴拿马运河做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 指图讲述巴拿马运河开凿的地理意义
4、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白令海峡的位置,学生自渎p24阅读,了解白令海峡的意义
5、 引导学生观察美洲政区图,找出南美洲\北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墨西哥、中美地峡、及西印度群岛
6、 结合教材讲述拉丁美洲的范围、人口及语言
(过渡)南北美洲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差异,因而形成了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二、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一) 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 引导学生查阅p6图2-15,找出北美洲的平均海拔,得出结论:平均海拔较高
2、 观察p24图1-35,找出北美洲海拔最高的地方与海拔最低的地方的海拔差,得出结论:北美洲地势起伏大
3、 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位置,并看看这三类地形在分布上有何特点?(纵列分布)
4、 引导学生在北美洲地形图上找出北美洲的五大湖群的位置和格陵兰岛的位置,教师讲述五大湖的成因,得出结论:冰川作用显著1234
(二) 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1、 学生观察图1-35北美洲的纬度位置特征,提问:北美洲跨了五带中的哪几个温度带
2、 观察p29图1-41,设问:北美洲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两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由此说明了北美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过渡)北美洲的气候不但受纬度的影响教大,而且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也较大
3、 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1) 引导学生观察图1-40,思考:从沿海到内陆,北美洲的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规律?(从地形的角度思考)
(2) 结合板图讲述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讲述)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区位于落基山的迎风坡,能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的阻挡,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北美大陆内部,同样道理,来自于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因受东部山脉和高原的阻挡,也不能深入内地,只能影响到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的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过渡)地形不但影响着北美地区的降水,而且还影响到北美地区的冬季气温
(3) 结合板图,分析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见教p27一段文字)
(4) 学生回答p29活动1、2题
              [小结]结合板图,引导学生回答小结
、            [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     三    节      美洲
                  一、新大陆
1、 地理位置
2、 主要国家、语言、
3、 拉丁美洲
三、 北美洲的自然环境
1、 地形特征
(1) 平均海拔高,居第三位
(2) 地势起伏大
(3) 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山
(4) 冰川作用典型
2、 气候特征
(1) 跨寒、温、热三带
(2)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显著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
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气候有何特征?
四、 南美洲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特征
1、 学生阅读图1-36,观察南美洲有哪些地形种类,找出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地形,再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查找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1234
2、 设问:由此你能总结出南美洲的地形特征吗?
3、 设问:和北美洲相比,南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异同点?(西部都为高大的山系,地形均有平原、高原组成;不同点在于北美洲地形成南北纵向分布,而南美洲的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4、 讨论p27活动第4题
(二)气候特征
1、 讨论:阅读p29图1-40、1-41,从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气候类型、降水量、气温四个方面探讨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比较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特征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在于都跨寒温两带,不同点在于主要气候类型不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更为复杂,且北美洲的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显著)
3、 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3题,分析地形对南美洲气温的影响。
4、 学生自读p28阅读“学看气候图”,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气候资料来分析一个地方的气候:
a 利用1月、7月的气温值来判断某地是处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b 看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最高月平均气温来判断所属的大致气候类型:如果最冷月均温在15度以上,属热带气候,若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0,则可视为寒带气候,如果最高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则是寒带中的冰原气候,否则则是苔原气候
c 亚热带与温带气候的分界则以最冷月0度为界
d 结合填充图册的有关练习为例,使学生掌握气候资料的判断方法
               [小结]
               [作业布置]见基训
            [板书设计]
                 四、南美洲的自然环境
1、 地形特征
(1) 地形以高原、平原、山地为主
(2) 西部为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2、 气候特征
(1) 热带范围广阔,寒带缺失
(2)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 降水丰沛,最湿润,年平均气温高
               

                        第     三     课     时

          [复习提问]南美洲的地形有何特征?气候有何特征?
           (设问)南美洲西部高大的落基山对南美洲的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五、 美洲的河流
1、 引导学生在“北美洲地形图”和“南美洲地形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和亚马孙河的位置。
2、 展示表格,学生讨论比较两条河流,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地图来分析河流
河流 发源地 流向 注入海洋 主要流经国家 长度
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1234
3、 学生讨论完成p30第5题
六、 移民和经济
1、 学生自读p31,思考材料后的问题,并回答:由此说明了美洲的居民组成有什么特点?
2、 复习提问:世界上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那两种类型?美洲有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由此说明了美洲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不平衡)
3、 结合教材讲述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经济发展的概况及经济发展特色,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上述国家的位置。突出三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共同点:以单一的商品出口为主
4、 结合教材最后一段文字,讲述美洲的经济发展现状
5、 学生讨论完成p32 表格,教师点拨
         [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见基训
         [板书设计]
              五、美洲的河流
              六、移民和经济
1、 种族成分复杂,以移民为主
2、 经济发展不平衡
3、 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11.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