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范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教师版)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姓名                   班级                 得分            
1、【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终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球   体。
2、【地球的大小】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   4万  千米;表面积  5.1亿  平方千米。
3、【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4、【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形
半圆
长度
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都相等
条数
无数条
无数条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0°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范围
0°- 90°
0°- 180°
度数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
半球划分
赤道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分界线是:   30°和  60°纬线
低纬度——  0°-  30°   
中纬度——  30°   -  60°
高纬度——  60°   -  90°
6、【经纬网定位】①找0°
                 ②标字母
(横纬竖经。0°纬线以北是  北纬  n,以南是 南纬  s;
             0°经线以东是 东经  e,以西是 西经  w)
7、【地球的自转】
方向
周期
自转中心
自转地理意义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1天
(约24小时)
地轴
① 昼夜交替。
②  时间差异。
8、【地球的公转】
方向
周期
公转中心
公转地理意义
自西向东
 
1年
太阳
   四季  的变化
(昼夜长短、太阳高度、五带划分)
8、【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
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大 。
     [例如]1:100和1:10000,其中1:100是大比例尺,而1:10000是小比例尺。
10、【比例尺大小与详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  小  ,内容越  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  大   ,内容越  粗略  。
1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例尺=  图上  距离÷  实际  距离 (用尺子量出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12、【地图上判别方向】
   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
   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  北 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13、【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12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
14、【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  ;
     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  。
15、【五种山地形态】
     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峰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脊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山谷          
        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鞍部  
        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陡崖  
有河流发育的山地形态是  山谷   ;
可以观赏瀑布以及从事攀岩运动的山地形态是   陡崖  。
16、【五种地形】
        海拔高于500米,高而平的地形是——  高原   
        海拔高于500米,高而陡的地形是——  山地   
        海拔没有限制,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是——  盆地  
        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有地势起伏的地形是——  丘陵          
海拔在200米以下,比较平缓的地形是——  平原   
17、【海陆比例】  三   分陆地、  七  分海洋( 29  %陆地, 71  %海洋)
18、【七大洲面积排序】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大洋洲    。
      口诀: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9、【四大洋面积排序】口诀:   太大印北       
20、【洲界】
     亚洲、欧洲:  乌拉尔    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  苏伊士      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  巴拿马       运河。
   亚洲、北美洲:  白令    海峡。
2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  和 海平面的升降  是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  也会影响海陆变迁。
2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3、【板块运动】板块内部——  稳定 
                 板块交界—— 活跃  (  挤压  形成山脉;  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24、【两大火山地震带】①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②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384.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