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一、积累运用   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框内。(2分)
天目湖湖水清liè,水质纯洁。群山环抱,峰luán 绵亘。湖边岸线环弯曲绕,蜿蜒伸向
茫茫苍山之中,远tiào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禽飞shòu 走,景色天成,意
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胜似仙境的湖光山色,倾倒了无数中外宾客。
                        
2、默写:(8分)
(1)愿将腰下剑 ,                   
(2)月黑雁飞高,                             。
(3)             ,大雪满弓刀。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6)蒌蒿满地芦芽短,                       。
7.五月天山雪,                      ;
8。黄河远上白云间,                          。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2分
生意(     )然       分道扬(     )     万(    )藏云     玲珑(     )透
 
(二) 运用(共14分)。
4.模仿下面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2分)
新月弯弯,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风归去,                                      1234567
越过万水千山。                                     
 
5.仔细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断,就有错的地方和你认为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选择4-6处,
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4分)
①换用号:      ②增补号:    ③删除号:       ④调位号: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比赛,各班都选派了代表参加,校团委书记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会上,同学们一拥而上,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校团委书记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了全场一片哗然。会后大家感到欣慰,但是更多的是责任重大。 
6.诗歌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答题 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7. 探究(4分)
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中,71.9%的人居住在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人数在急剧增加。贫民窟已给城市带来危机。
②在贫困的非洲国度安哥拉,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许多孩子被赶出家门,遭受辱骂、毒打,甚至被烧死或活埋,就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掌握邪恶的巫术。
③多年来,世界粮食计划署一直没有停止对非洲贫困地区的粮食援助。今年,又给予非洲20亿美元资金的粮食援助,相当于2002年对全球援助的总额。
 
二、阅读理解 (共4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作答)9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泉声浸着月
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1234567
   14.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2分)
 
  15.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2分)

 


  16.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2分)
 
   17.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3分)

(二)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9—25题。(15分)
                              我们是一家人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1234567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动)
     19.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0.“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2分)
     22.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2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2分)
     24.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5.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3分)(不得少于30字。如果写得精彩,奖励1分,最高可得3分)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8—2l题。(10分)

   读“磨脑子”的书

   
   l8.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2分)


   19.文中划线的a、b两句都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句中“现成的肉”、“烂杏”各指什么?(3分)

 


 20.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空格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适当拒绝”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句式与上文一致。(2分) 
   答: 1234567
四.说明文阅读,回答第7至20题。
(一)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
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
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
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
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
“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
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
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
7、本文主要说明了                                   (限10个字以内)。(2分)
8.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9.第③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3分)
10.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2分)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1234567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三.作文(共30分)
24.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阅读                   
 
 
 
初三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   (共12分。)
1.   冽 峦 眺 兽(共2分。答对2个得1分。)2省略3.  盎   镳   壑  剔
4.新月弯弯, 像一把镰刀/我挥刀割刈/喜获颗粒归仓 。(4分。分4、3、2给分。比喻要贴切,句式要相同,意思要连贯。)
5.修改参考:  ①删掉“很荣幸”②“一拥而上”改为“按照顺序”③删掉“抛砖引玉”④一片哗然“改为”阵阵掌声⑤“但是更多的是责任重大”改为“增强了同学们为班争光的决心。⑥“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中的后引号应加在“光彩”之后。(共4分。改对1处给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给分。)
6.诗歌赏析答案
①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2分)②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分)
(三)(5分。)6.非洲地区的贫困和愚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口增长、教育落后)且给世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5分,大致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的探究,只要正确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理解
(一) 14.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每点1分) 15.略(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
   16.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 
   17.略(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要求: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 
(二) 19.选文记录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改变了“叛逆倾向”,最后回到了温暖的家的经历。
     20.(1)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  
       (2)向往毛姓女生的单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气)
       (3)受母亲责怪后,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21.不吃吧,自己正饥饿难忍;吃吧,又怕给家人留下笑柄。
     22.“我”对“我们是一家人”这句话认识的变化。
     23.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1234567
     24.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25.有帮助作用2分,语言通顺、流畅1分,写得精彩奖励1分,此题最多可得4分。
三  议论文   18.(3分)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得到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第一问:比喻论证。(1分)    第二问:“现成的肉”指不磨脑子的书;“烂杏”指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2分,每点1分)      20.(2分)例:游戏的畅快电脑的奇妙影视的缤纷旅游的轻松散步的悠闲(每处1分)       21. (4分)能简要写出一个情节,得2分。写出与情节有关的体验和感悟,并言之成理,得2分。
四   说明文    7.3分    噪音对人的危害。   8.3分    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 辑顺序)安排的。(2分)  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使文章条理更清楚)。(1分)     9.4分     变得越来越差(1分)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3分)10.2分    a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1898.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