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电影]《茶馆》能力检测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了了无几    错综复杂    自私有利    无边无垠


  b、崎岖坎坷    混肴黑白    前合后偃    光明磊落


  c、愤世嫉俗    惊惶失措    伤天害理    作威作福


  d、馨香百代    大巧若绌    奄奄一息    铿锵有力


2、对下面加线词语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意思:指宋恩子和吴祥子要王利发每月给他俩的钱。)


  b、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铁杆庄稼”喻指清朝的旗人都由官府按月供


     给的钱和粮。清朝被tui翻了,当然这种惯例也就取消了。)


  c、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此处意为“感谢神灵”)


  d、诸位,太令过来了!(指抓逃兵的军官)


3、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两大重要内容之一(另一为戏剧语言)、《茶馆》片断中,最基本的矛盾冲突


   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王利发同各个茶客的矛盾冲突。


  b、王利发、康大顺、常四爷等人与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等人的矛盾冲突。


  c、王利发、康大顺、常四爷等同旧时代的矛盾冲突。


  d、康大顺与刘麻子的矛盾冲突。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茶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马》、《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


     珠》、《茶馆》等。


  b、《茶馆》全剧共三幕,每一幕写一个时代。第一幕写的清代,时间是1898年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


     失败,谭嗣同等人被问斩后不久。第二幕写的是清朝被tui翻后军阀混战时期。裕泰茶馆掌柜王利发


     第一次实行改良,以图从萧条中挽救茶馆,使其免于淘汰。第三幕写的是guo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


     争胜利之后这段生活。最后茶馆被人霸占,王利发悬梁自尽。


  c、《茶馆》以人物(王利发)的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展示人


     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d、《茶馆》通过茶馆的变迁及各类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面貌,表明了反动统治必然灭亡的


     历史趋势。


5、对下面人物语言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作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123


     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这段话交代了全剧的时代背景。


  b、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


     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这段话是王利发知道巡警要敲诈自己时说的。第二句意思是说没开张没有赚到钱,手头紧;第三句说


  开张后还要对方多关照。这两句话说明王利发很会应酬,表现其精明、圆滑的性格。第四句及括号中的


  动作说明,表现了此时不贿赂对方不行的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第五句说明摊派的目的是免掉交八十斤


  大饼的摊派。


  c、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了庚子年,扶清灭洋,我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闹来闹去,


     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现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


     十点来钟就卖光。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这段话是


     常四爷说的。常四爷虽是“旗人”(满族人),但对满清政府腐败而亡并不惋惜,“该亡”,简洁、


     干脆的一句话表现其耿直、公正的性格特点:敢同灭亡中国的洋人打仗,表现了常四爷的爱国思想


     和反抗精神。


  d、告吣悖k囊颐切яφ亩颊套叛笕顺叛∶挥醒笄寡笈冢跄芄淮蚱鹫汤茨兀?/p>

     这段话是吴祥子说的。一方面说明帝国主义是军阀的后台,是军阀混战的根源;另一方面说明吴祥


     子、宋恩子这些老式特务是军阀和洋人的走狗,爪牙,是“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宋恩子的


     话)的卑鄙无耻之徒。


6、《茶馆》中有很多台词都不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表达的意思,须仔细体会,才能领悟其深义。说说下


   面台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①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少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松二爷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利发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茶馆”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茶馆》中常四爷的话,很有中国人的骨气。其中“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一句,是从文123


    中抽出来的,请判断一下,还原何处才能使上下语气更连贯得体。(  )


    ①扶清灭洋,我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②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③现在,每


  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十来点钟就卖光。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④什么时候洋人取


  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仗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a、①前    b、①后②前   c、②后③前    d、③后④前


9、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下列


   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利发   ②松二爷   ③康顺子   ④崔久峰


  ⑤吴祥子   ⑥刘麻子   ⑦宋恩子   ⑧唐铁嘴


  ⑨常四爷   ⑩巡警     ⑾老林     ⑿老陈


  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


  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


  c、①②③/④⑾/⑤⑦⑧⑩/⑨⑿


  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⑧


答案:


  1、c


  2、d


  3、c


  4、d


  5、a


  6、①暗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渗透的社会现实。


     ②表现了松二爷的怀旧心理,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③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人民对现实的不满。


     ④暗示了茶馆主人公的愁苦和对现实的不满。


  7、茶馆是观察社会人生世态的窗口。


  8、c


  9、b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1890.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