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测试题|《茶馆》综合能力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一、基础知识
1.选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戊戌(xū)            搭讪(shan)
蛊(gǔ)惑            沏(qī)茶
b.花哨(shào)          茶盅(zhōng)
腌(yān)菜           咂(zā)摸
c.坤角(jiǎo)          惭愧(kuì)
痞(pǐ)              发髻(jì)
d.造孽(nuè)           神龛(kān)
淘汰(tài)           嗜(sì)好
2.选出释义有误的一项
[    ]
a.圣之时者也:原为古人评价孔子的话,课文指能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的人。</pgn0173.txt/pgn>
b.搭讪:为了应付尴尬局面而找话说。
c.不含糊:课文里有千真万确,一点不假的意思。
d.咂摸:品尝味道,估摸质地。
3.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
a.自食其力  兵慌马乱  别出新裁  随机应变
b.尽善尽美  绿林好汉  胜券在握  党同伐异
c.再接再厉  相形见绌  老气横秋  寿终正寝
d.洪福齐天  杳无音信  天遂人愿  惊惶失措
4.选出引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
b.我有登记薄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子”。
c.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d.我改抽“白面”啦。
5.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爱新觉罗·溥仪经过政府和人民的改造,终于由一个皇帝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
b.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一些xx分子又粉墨登场了。
c.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特点,不要老气横秋,意志消沉。
d.排了一上午的队,终于买到了硕果仅存的两张票。
6.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b.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c.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7.选出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    ]
8.剧中人物唐铁嘴由抽大烟改抽“白面儿”,说明了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作者意图要批判这样的败类。
b.讽刺这种人以堕落为荣的无耻嘴脸。
c.揭露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毒害。
d.控诉贩卖毒品者的罪恶。
9.判断正误
①老舍,原名舒舍予,字庆春,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                                            (    )
②《茶馆》发表于1957年。主要写裕泰茶馆从清末到解放前夕五十余年由盛到衰的变迁。                                                 (    )
③茶馆的房主叫王利发,是一个实业救国者,但产业终究被作为“逆产”而充公。 (    )
④茶馆主人秦仲义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但还是落到茶馆被人霸占的地步。                                                 (    )
⑤《茶馆》的结构特点是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的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在每个历史横断面中,展示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    )1234
10.《茶馆》所表现的戏剧冲突是
[    ]
a.裕泰茶馆掌柜的王利发与巡警的矛盾冲突。
b.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冲突。
c.正直、善良的常四爷与社会渣滓的矛盾冲突。
d.新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1~12题。
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了,到茶馆来干</pgn0175.txt/pgn>吗?(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里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不当差呢!
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甭说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11.这三个人的语言各有何特点?选择正确的项填入括号内。
[    ]
a.倔强、硬梆  b.尖酸、辛辣  c.平稳、周详
d.强横、无赖  e.敷衍、随和  f.调侃、讥讽
①松二爷(    )  ②常四爷(    )  ③二德子(    )
12.不同的语言,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选出正确的项填入括号内
[    ]
a.胆小、老练  b.凶残、狡诈  c.正直、刚强
d.凶狠、霸道  e.诚恳、老实  f.耿直、机敏
①松二爷(    )  ②常四爷(    )  ③二德子(    )
13.试分析下面对话反映了王利发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难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巡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几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松二爷  我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王利发  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宋恩子  您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  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pgn0176.txt/pgn>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账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出对下面两段舞台说明解释正确的项。
14.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边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1234
[    ]
a.交待了戏剧发展的具体地点。
b.对即将发生的剧情作了简单介绍。
c.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d.通过对“裕泰”的变化的介绍,赞扬了王利发。
15.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吴祥子进来。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褂。
[    ]
a.介绍了宋恩子和吴祥子的衣着变化,反映出他们已今不如昔。
b.介绍宋恩子和吴祥子的服饰变化,讽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
c.反映了宋恩子和吴祥子霸气十足。
d.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害,宋恩子和吴祥子又成为帝国主义服务的走狗。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21题。
从观众的角度看,他们的看戏方式也即剧场形式,也是戏曲美学特点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宋元时城市的戏曲演出场所勾栏、瓦舍都在闹市,观众可以就到集市办事便看戏。农村的戏曲演出场所多是寺庙舞台或者临时搭的戏台,这种演出场所属广场性质。庙会演戏时,观众可以随意活动。广场买卖杂物、食品的,也都是观众。城市中另一种演出场所是酒楼茶肆。在这种场合里,观戏者更是可以吃喝、聚会、看戏几件事同时进行。陈维崧《贺新郎·自嘲用苏昆生韵同杜于皇赋》词序云:“于皇曰:朋辈中惟什与其年最拙。他不具论,一日,旅舍风雨中陶其年杯酒闲谈。余因及首席决不可坐,要点戏,是一苦事。余坐寿筵首席,见新</pgn0177.txt/pgn>戏有《寿春图》,名甚吉利,亟点之,不知其斩杀到底,终坐不安。其年云:亦尝坐寿筵首席,见新戏有《寿荣华》,以为吉利,亟点之,不知其哭泣到底,满坐不乐。”从这段叙述可知,②“酒以合欢,歌演以佐酒”说明了戏曲演出的一项重要的功用。
这种观剧和演剧方式,同样是铸就戏曲追求这一美学风格的因素,中国的古代的戏曲剧场从来没有追求“希腊剧场所具有的那种雕塑般的庄严效果,雄伟气概与崇高情调”。中国古代的戏曲观众,当他们走进勾栏瓦舍,面对广场高台,坐在酒楼茶肆,置身于府部厅堂观看戏曲演出时,他们并没有像西欧古代的戏剧观众那样的习惯和欲求——在剧场体验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性氛围,调动一种集体性的、高度集中、昂扬的情绪,通过情感的宣泄达到心灵的净化。中国古代的观众在走进剧场时,主要的心理需求是⑤。
 
16.为①a、①b、①c三处各选择一项可以插入的内容。
甲、明代中期以后,社会上风行以演戏聚客作为交际手段,戏曲演出经常出现在官宦、文人的厅堂宴会中。
乙、元代杜红杰的散曲《庄家不识勾栏》中,就描写了一个庄稼汉秋收后进城买货,同时到勾栏里看戏的经历。
丙、从陕西和山西两省现存的宋元庙宇建筑可知,这种演出形式在元时就存在,一直延续到现在。
①a处可插入(    )
①b处可插入(    )
①c处可插入(    )
17.填入文中②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当时,宴客演戏是经常的事,也可见在这样的宴会上维持一种喜庆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b.戏曲一开始出现,就和节日、婚嫁、酬宾、宴客等喜庆场合联系在一起。
c.社日演戏,敬神娱人,已成为习俗。
d.当时文人士大夫们重视宴会演戏,娱乐应酬,几乎无日不赴宴、无日不观剧。
18.“这种”称代的内容是
[    ]
a.办事、做生意、吃喝、聚会、看戏几件事同时进行。1234
b.城市以勾栏瓦舍为演戏场所,观众可乘办事之便看戏;农村多</pgn0178.txt/pgn>在寺庙舞台或临时戏台演戏,观众可随意活动。戏曲演出还经常出现在茶楼酒肆和官宦、文人的厅堂宴会中,观众可吃喝、看戏、聚会同时进行。
c.“酒以合欢,歌演以佐酒”。
d.请坐寿宴首席者先点戏,后看戏。
19.在④处填写中国传统戏曲所追求的美学风格的特征是
[    ]
a.思想性       b.艺术性        c.娱乐性
d.通俗性       e.高雅性        f.大众性
20.用简洁的文字描述中国古代观众走进剧场的主要心理需求(不超过50字)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西方古代剧场及观众的不同之处。(不超过80字)
三、写作训练
22.请针对《茶馆》的独特结构写一段分析性的文字,要求5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b(讪→sh4n,角ji3o→ju6,孽nu8→ni8,嗜s@→sh@)
2.d(“咂摸”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寻思,反复研究”。)
3.a(兵慌马乱→荒;别出新裁→心)
4.c(引号的用法很多,a、b、d都指特定称谓,c项是引用原话。)
5.d(“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有可贵的人或物,这里用得显然不恰当。)
6.d(abc项都是双关;d项“袁世凯”借代,代指银元。)
7.c(a组①句的“计较”是争论的意思,③句的“计较”是计算比较的意思;b组①句的“工夫”是时间、空闲的意思,②句中的“工夫”是时候的意思;d项①句的“不含糊”指千真万确的意思,②句的“不含糊”指不示弱,c项中的①②两句的“花哨”都指花样多,变化多。)
8.c(c项的表述是更深一层的意义。)
9.①(×)②(√)③(×)④(×)⑤(√)
10.b(《茶馆》的戏剧结构是比较特殊的“人像展览式”,全剧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所以答案是b。)
11.①c  ②a  ③d
12.①a  ②c  ③d
13.①自私自利,胆小怕事  ②精明圆滑,委曲求全  ③圆滑、世故 ④善于经营,善于应酬。
14.a、c  15.b  16.①a.乙;①b.丙;①c.甲
17.a(从“酒以合欢,歌以佐酒”可知。)
18.b(“这种”包括“观剧和演剧”,所以选b)
19.c
20.快乐和放松。边看戏边饮酒喝茶,是一种闲适心境的体现。松弛和欢乐的剧场气氛,舞台上的表演使人内心得到满足。(意思对即可)
21.中国古代剧场在勾栏瓦舍、广场高台,酒楼茶肆、府邸万堂,观众重在娱乐放松。西方剧场严谨庄重,观众重在体验庄严的氛围,追求心灵的净化。
22.略。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1896.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