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兰亭集序_5、兰亭集序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学习建议
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之情。
特别关注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及写法:
岁在癸丑(guǐ) 修禊事也(xì) 流觞曲水(shāng) 清流激湍(tuān) 游目骋怀(chěng) 放浪形骸(hái) 情随事迁(qiān)
重难点合作探究
《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我的思路:本文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作者看来,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能力步步高
积累与运用
一、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癸丑(guǐ)修禊(qiè)激湍(tuān)流觞(shāng)
b 晤言(wù)趣舍(qù)骋怀(shěng)形骸(hái)
c 嗟悼(jiē)虚诞(dàn)会稽(jī)曾不知(cēng)
d 会稽(jī)琅邪(láng)若合一契(qì)彭殇(shāng)
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风 静燥 群贤毕致
b 激湍 俯仰 游目骋怀
c 修竹 翼敝 情随事迁
d 暮春 形骸 崇山竣岭
理解与鉴赏
一 、阅读文段,完成习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一,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缘,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亦”,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不同)
b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原因)
c 及其所之既倦(的)
d 其致一也(思想情趣)
1、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对等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2、 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 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 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 后世的读者读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 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二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夜,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第一、二句写雨的“寒”和山的“孤”有何作用?
2、 第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2
拓展与创新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待我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为“后之览者”,你读了此文后有什么感触?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848.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