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过 秦 论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

          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学习提示及注释)

    2、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3、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地利--据、拥

    固:险要地方。                条件  人和--君臣固守

    窥:伺机夺取。     1、始强         内政--务、修

    斗:使相斗。                  政策 

    既没:已死。                        外交--外、斗            

    弱:使动用法。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与:结交。                    武功:六国--合纵缔交

    一:数词用为名词。 2、日强         秦国--九国不进

    之属:这一类人。              结果:纵散约败

    伦:类(不伦不类)。                 割地赂秦

    延:迎。

厚:宽厚而爱人(厚道);赏厚而信(深,重。信,有信用。)

    厚今薄古(看重);厚酒肥肉(味浓)

通:通其意(沟通);道路不通(通过、顺畅)不肯为通(通报、传达)

    通今博古(通晓);通夜不寝(整、全)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注音:崤;逡;笞;隳;镝;牖。

    2、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百越俯首

     攻   2、日强   外交:执、御

                                    北却匈奴

           3、极盛                废道焚书

                     内政:执、鞭                               势异

                                    隳城杀杰                    (原因)

                     余威: 震于殊俗                 

                            出身:贫苦农民                        

                     陈涉   才能:不及中人                        

          4、灭亡          人力:疲弊数百

                            物力:斩木为兵                       仁义

    守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不施

                     国力:非弱

                     地利:自若   秦国        六国--陈涉

          5、亡因   地位:非尊         比较  (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陈涉            今:七庙隳

                     实力:非抗               秦 

                     战术:非及                   昔:序八州

   多义词:

    制:制其兵  (控制,统率)    金:金人十二  (铜)

        制其弊  (制服)              金城千里  (牢固)

        制六合  (控制)              闻金声而止(锣)

        增其旧制(规模)          势:攻守之势  (形势)

        制礼作乐(制定)              兵势强盛  (势头,力量)

        周制,…(制度)              万乘之势  (权力,势力)

    家:以六合为家 (家庭)。

        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

 

 

 

 

 

 

析讲:

    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

    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以上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四段: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五段: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3、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唯一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4、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5、分析写作特点

    A、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B、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C、对偶、排比,广泛运用。(整句:对偶、排比)

    6、作业 :完成练习题。

    7、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上篇:从秦孝公写起,如何变法,富国强兵--攻     开头

          中篇:从秦并海内,得到人民仰望写起               由全

《过秦论》下篇:从秦的地势险要写起(暗示涉首难后还可守住) 篇内

                攻势守势不同                (上)         容决

      各篇论点  不注意安定,造成灭亡        (中)         定

                涉首难后用地形安民不可有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318.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