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四任意角讲解视频_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4任意角和弧度制

高一数学教案 2015-0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1.1.1  任意角

教学要求:理解任意大小的角正角、负角和零角,掌握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区间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教学重点:理解概念,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任意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初中所学的角是如何定义?角的范围?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0°~360°)

2.讨论: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些角度超出初中所学的范围? → 说明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

(钟表;体操,如转体720°;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角的概念:

① 定义正角、负角、零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未作任何旋转所形成的角叫零角.

② 讨论:推广后角的大小情况怎样?   (包括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

③ 示意几个旋转例子,写出角的度数.

④ 如何将角放入坐标系中?→定义第几象限的角.

   (概念: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

⑤ 练习:试在坐标系中表示300°、390°、-330°角,并判别在第几象限?

⑥ 讨论: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属于哪一个象限?

   结论: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为非象限角.

   口答:锐角是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吗?再分别就直角、钝角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⑦ 讨论:与60°终边相同的角有哪些?都可以用什么代数式表示?

与α终边相同的角如何表示?

⑧ 结论: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用式子k×360°+α表示,k∈z,写成集合呢?

⑨ 讨论:给定顶点、终边、始边的角有多少个?

   注意: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2.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在0°~360°间,找出下列终边相同角:-150°、1040°、-940°.

(讨论计算方法:除以360求正余数 →试练→订正)

② 出示例2:写出与下列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写出-720°~360°间角.

120°、-270°、1020°

(讨论计算方法:直接写,分析k的取值 →试练→订正)

③ 讨论:上面如何求k的值? (解不等式法)

④ 练习: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y轴上呢?坐标轴上呢?第一象限呢?

⑤ 出示例3:写出终边直线在y=x上的角的集合s, 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

的元素 写出来.   (师生共练→小结)

3. 小结:角的推广;象限角的定义;终边相同角的表示;终边落在坐标轴时等;区间角表示.

三、巩固练习:

1. 写出终边在第一象限的角的集合?第二象限呢?第三象限呢?第四象限呢?直线y=-x呢?

2. 作业:书p6  练习  3 ③④、4、5题.

第二课时:1.1.2 弧度制(一)

教学要求: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换算.

教学难点:理解弧度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写出终边在x轴上角的集合        . 123

2. 写出终边在y轴上角的集合        .

3. 写出终边在第三象限角的集合        .

4. 写出终边在第一、三象限角的集合        .

5. 什么叫1°的角?计算扇形弧长的公式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弧度的意义:

① 如图:∠aob所对弧长分别为l、l’,半径分别为r、r’,求证: = .

② 讨论: 是否为定值?其值与什么有关系?→结论: = =定值.

③ 讨论: 在什么情况下为值为1? 是否可以作为角的度量?

④ 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弧度的角. 用rad表示,读作弧度.

⑤ 计算弧度:180°、360°→ 思考:-360°等于多少弧度?

⑥ 探究:完成书p7 表1.1-1后,讨论:半径为r的圆心角α所对弧长为l,则α弧度数=?

⑦ 规定: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 半径为r的圆心角α所对弧长为l,则α弧度数的绝对值为|α|= . 用弧度作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弧度制. 

⑧ 讨论:由弧度数的定义可以得到计算弧长的公式怎样?

⑨ 讨论:1度等于多少弧度?1弧度等于多少度?→度表示与弧度表示有啥不同?

-720°的圆心角、弧长、弧度如何看?

2 .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1:角度与弧度互化:  ; .

   分析:如何依据换算公式?(抓住:180°=p rad)  → 如何设计算法? 

 → 计算器操作: 模式选择 mode mode 1(2);输入数据;功能键shift drg 1(2)=

② 练习:角度与弧度互化:0°;30°;45°; ; ;120°;135°;150°;

③ 讨论:引入弧度制的意义?(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④ 练习:用弧度制表示下列角的集合:终边在x轴上;终边在y轴上.

3. 小结:弧度数定义;换算公式(180°=p rad);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10 练习1、2题.

2. 用弧度制表示下列角的集合:终边在直线y=x; 终边在第二象限; 终边在第一象限.

3. 作业:教材p11  5、7、8题.

第三课时:1.1.2  弧度制(二)

教学要求:更进一步理解弧度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掌握弧长公式,能用弧度表示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和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教学重点:掌握扇形弧长公式、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弧度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什么叫1弧度的角?1度等于多少弧度?1弧度等于多少度?扇形弧长公式?

2. 弧度与角度互换:- π、 π、-210°、75°

3. 口答下列特殊角的弧度数:0°、30°、45°、60°、90°、120°、135°、…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用弧度制推导:s = lr; .

分析:先求1弧度扇形的面积( πr )→再求弧长为l、半径为r的扇形面积?

方法二:根据扇形弧长公式、面积公式,结合换算公式转换.

② 练习:扇形半径为45,圆心角为120°,用弧度制求弧长、面积.

③ 出示例:计算sin 、tan1.5、cos

(口答方法→共练→小结:换算为角度;计算器求)

② 练习:求 、 、 的正弦、余弦、正切.123

2. 练习:

①. 用弧度制写出与下列终边相同的角,并求0~2π间的角.

π、-675°

② 用弧度制表示终边在x轴上角的集合、终边在y轴上角的集合?终边在第三象限角的集合?

③ 讨论:α=k×360°+ 与β=2kπ+30°是否正确?

④ α与- 的终边相同,且-2π<α<2π,则α=       .

⑤ 已知扇形aob的周长是6cm,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解法: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列方程组而求.

3. 小结:

扇形弧长公式、面积公式;弧度制的运用;计算器使用.

三、巩固练习:

1. 时间经过2小时30分,时针和分针各转了多少弧度?

2. 一扇形的中心角是54°,它的半径为20cm,求扇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已知角α和角β的差为10°,角α和角β的和是10弧度,则α、β的弧度数分别是       .

4. 作业:教材p10  练习4、5、6题.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uxuejiaoan/27414.html

  • 【集合】集合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实例人手,引出与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的例子.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能根据条件逆用等式求向量的夹角; 2.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猜想与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并会用反三角符号表示角. 2.掌握用反三角表示 中的角.二.教具 直尺、投影仪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由函数 的定义知,对定义域 中的任一元素 ,在值域 中都有一个元素 使 ,我们知道, 存在反函数时,上述值域 中的元素不仅存在...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一课时)(一)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掌握 公式的推导,并能用赋值法,求出公式 . 2.应用公式 ,求三角函数值.(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各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开始讨论两...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上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上学期 3.4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4 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四种常见方法. 2.掌握五点作图法,并会用此方法作出 上的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3.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三)教学过程 (可用课件辅助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并能应用它来解决平面几何的有关问题. 2.会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二.教学重点 向量共线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向量与坐标之间的转化.三.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引进直角坐标系后...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 : 1.掌握诱导公式及其推演时过程. 2.会应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或化简.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教学难点 : 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式.教学用具: 三角板、圆规、投影仪.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我们已经学过了诱导...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5 线段的定比分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λ的含义,能确定λ的正负号; 2.掌握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的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这两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事物间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终点的坐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子集】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