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中国外交思维导图】高一历史新中国外交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试题
一、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请回答1~4题。
1.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1953年由我国首次提出 
②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④它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②③
3.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20世纪50年代初,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    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
④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4.20世纪50年代我国运用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请回答5~10题。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与大批国家建交
6.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赔偿要求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国关系开始正常化4中朝    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与他国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原则是(  )
a.三大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10.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主要表现是(  )
a .xx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c.决定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回答11~12题。
11.阅读下列三幅图:
 
请回答:
(1) 根据图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该图内容反映的是其中的哪一条?

(2) 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三反映的事件的主要历史成就是什么?123

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以外交方面的成就加以说明。

13.阅读下列材料:
1994年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麻省理工大学演讲时指出:“当前中美关系中的困难和问题只是中美友好合作关系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乌云即将过去,而灿烂的阳光即将到来。”
请回答:
(1) 建国以来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变化与发展状况如何?

(2)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及其内容。

14.在谈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
请思考:结合课本所学内容,说明毛泽东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试分析中国能够加入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
2.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状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我国在1953年首次提出。
3.d我国与苏联在1949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才提出,所以③不正确。
4.b④与题目不符。
5.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且是对世界有很大影响的国家,所以,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交的转变很关键。
6.c日本在外交上紧跟美国。
7.a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朝建交应在70年代以前。
8.b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发生的时间。题干所提供的三个历史事件都是重点知识,中日建交于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9.d
10.d a、b、c三项均为中国在经济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的表现,只有d项符合题目要求。
11.答案:(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政策。“一边倒”的政策。
(2)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万隆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会后,中国与许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
12.答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    分参加日内瓦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万隆会议上,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    系。1971年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入世贸组织,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间的关系,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形成了面向2l世纪的全方位外交格局。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概括以及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13.答案:(1)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政策,遏制中国;1950年发动侵朝战争,包围中国,1953年,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终于重新走到合作的起点。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惟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前提。——可供参考)123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总结归纳能力、记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涉及外交战线的胜利,我国对外政策和矛盾分析的、发展的观点。
14.答案:中国在加入联合国的过程中,得到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原因:中国本来就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  家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91.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