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论战;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中国民国的成立;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分析:
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的分析是重点。一 建立条件:1、经济基础:20世纪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二 同盟会的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 难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条件是重点。1、经济基础:汉口的自然经济解体早,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早,此外这一地区,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也便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3、群众基础:武汉地区帝国主义入侵较早,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4、起义准备: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5、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中国的革命有什么启示?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最终证明了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发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来领导,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讲授新课:
教师: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这时,中国的民族危急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那么,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千米那学习的内容,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能够发生的历史背景使怎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教师:(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成立了革命政党同盟会。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同盟会的内容,掌握同盟会的概况和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群众,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生主义不是切实可行的土地纲领,只能是一中空想。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在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与之发生了激烈的论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这场论战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12
学生:使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人开始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
教师:对,由于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也促使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浙皖起义和广州起义。尽管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是,它们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高潮该到来了。
面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预备立宪!
教师:那么,清王朝采取的预备立宪是否能够挽救它的统治呢?
学生:不能!
教师:对,最后,它的立宪骗局被揭穿,革命高潮到来了!同学们知道革命的高潮指的使哪一次革命吗?
学生:武昌起义!
教师:对,请同学们自己学习武昌起义的内容。
教师:武昌起义使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革命也存在着问题,问题在哪里同学们知道吗?
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
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比如旧官僚黎元洪居然当上了都督,说明革命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19xx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建立中华民国。请同学们自学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内容。思考:南京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府?
学生:自学,思考!
教师:提问。南京临时政府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位主体的政府。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是,它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的统一。这就位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提供了机会。19xx年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篡夺了!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袁世凯能够夺取革命果实?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意味着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教师:提问。总结: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夺取革命果实主要有这样几条原因:1)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十分涣散的境地,成分非常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的发展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也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3)革命党人的妥协和退让。4)袁世凯手握重兵,又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尽管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但是,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帝制,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三,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四,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小节:
教师: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尽管在最后,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所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课堂习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怎么看?
 
板书设计: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 资产阶级阶级革命运动
1 背景
2 同盟会及其三民主义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
4革命党人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 武昌首义
1 概况
2 起义后的形势
三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 临时政府的建立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原因
四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672.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